出乎楊三叔意料的是,襯衫裙在市場上大賣,設計師乘勝追擊,又推出了好幾款顏色布料不同的襯衫裙,不僅挽回了損失不說,還穩定了喜思服飾在省城的地位和市場,甚至工廠還接到不少訂單,指名要求要同款襯衫裙。
餘喜齡到工廠後,楊三叔立馬召集各部門主管開會,從省城的服裝店開起來到現在,不算試營業,已經有了一個季度,季度報表和新一期的市場調研都已經出來。
“我覺得我們可以弄個專門賣職業服裝的店鋪來。”餘喜齡看過最新的市場調研後,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女裝市場真正百花齊放在她們省已經初有苗頭,但還要緩個兩年,但西裝套裝不管什麼時候,市場都不小,而且屬於高檔產品。
在餘喜齡的印象裡,好像八九十年代的舊照片裡,男同誌的服飾多是以鐵灰色的寬大西裝為主,襯衫為輔。
現在男式服裝樣式匱乏,如果西裝這邊做好,連帶著搭配的保羅衫、襯衫、領帶都可以相繼推出,某種程度上,現在的男性比女性更需要正式場合的服飾,主婦們也更舍得替男人花錢。
“客戶群定位在各個事業單位,優質價高,營業員需要專門進行培訓。”餘喜齡把調研表放下,看向楊三叔。
楊三叔沉思了一陣,看向在場其餘各部門的主管,設計部的首先表態,“餘總的主意不錯,正好我們設計部的打版師傅,以前就是專門做西服出身,手藝方麵不用擔心。”
餘喜齡雖然不會設計,更不會畫圖,她能踩縫紉機縫床單,但卻壓根不會做衣服,但是她的很多意見都很有見地。
流行的款式她們照做,像以前的舊款,則拿出來在原有的款式上進行改進,女性服裝方麵尤其是貼身舒適為主,原本覺得土裡土氣的衣服,稍一改動,果然變得截然不同起來。
就像是這些年的女式襯衫,除了花色,幾乎和男士的沒有什麼區彆,肩寬領口合身,但腰部肥大,完全沒有辦法體現女性的優點。
先前她們沒有涉及過女式襯衫這一塊,做的衣服也是跟著市場走,經過這次設計襯衫裙的機會,聽取餘喜齡的意見,進來掐腰提腰設計後,果然風靡市場。
設計師已經發散式地想到,男式服裝或許也可以這樣裁剪,要知道這些年的西裝大多墊肩寬,並不精致。
“可行。”市場部主管點頭,事實上他之前心裡就有這樣的想法,不過看廠裡一直是走女裝路線,所以才一直沒提。
散會後,楊三叔和餘喜齡又去倉庫那邊看看,自從發生上次漏雨的事後,楊三叔便將工廠大檢修了一遍,倒是查出不少安全隱患出來,尤其涉及到火災這樣的地方,全部提出著重整改。
一路上楊三叔看著餘喜齡直歎氣,這沒兩個月餘喜齡就要去外地讀書了,想到他要顧著工廠、服裝店還和飯店那邊,就覺得心累無比,再這麼忙下去,他的小心肝都要不認得自己了。
“以前建這廠,還是為了給顧書記添政績,現在廠裡起來了,他人卻走了。”楊三叔還想起了顧鈞,說實話自從顧鈞離開後,工業區的發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緩了下來。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新官上任三把火嘛,新領導有新領導的路子,好在他們這邊已經納入開發範圍,這是板上釘釘的事。
慢也有慢的好處,他們買下的這處廠房麵積不小,楊三叔打算一邊建新廠子,這邊也跟著生產,等到搬到新廠房,舊廠房就推倒建宿舍,估計到時候他們這裡也開發完全,可以甩開膀子大開一場。
餘喜齡看了下欣欣向榮的工廠,“人生短短幾十年,總要留幾年做自己喜歡的事。”
確實是這樣,楊三叔也隻是感歎了一下,當初如果不是顧鈞,他兒子哪能那麼容易找到並討回來,他也看得出來,顧鈞雖然兢兢業業,但眉宇間並不舒展,而且他那個身體,大半是被工作給拖累的。
“人生幾十年,你大學畢業後可還要記得這裡還有一攤子等著你接手哇。”楊三叔是真怕餘喜齡撂挑子不乾。
年輕人嘛,有闖勁,去的又是京城那樣的大地方,餘喜齡又是個有主意有人,說不定就留在京城不回來了,他還想著再撐幾年,就光榮退休,守著老婆孩子過日子。
餘喜齡上下看了楊三叔幾眼,直看得楊三叔心裡發毛,“三叔,你知道廠裡最大的支出在哪裡嗎?”
楊三叔眉頭一挑不接話了。
他們的工廠不大,但每個部門的主管領導並不是直接從底層員工裡升上來的,都是重金挖的有經驗的管理人員,每個月光是管理層的工資開支就大得嚇人。
按道理創業初期,為了開源節流,有些事老板能代勞就代勞才是,實在不行,還能從基層提拔,有群眾基礎不說,工錢開支也要小,但現在攤子鋪起來才多久,為了少操心,楊三叔寧願重金請人,也不願意耽誤他周末陪老婆孩子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