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餘喜齡去買二手的舊單車的時候,餘喜山還不明白,大學要住宿,就住在學校裡買什麼自行車,真到了學校才發現,有輛自行車實在是太有必要了,而一輛舊自行車則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安全。
餘喜齡是在開學半個月後,收到餘喜華的信,她說許崢的工作有調動,調到了京城附近的駐地,她帶著孩子和許奶奶,大概會在半個月左右,從部隊那邊過來,托她幫忙找房子。
這個時候餘喜齡剛剛在學校外頭,及鼓樓附近各租了個門麵,準備把服裝店開到京城來,學校附近以平價時髦的東廣貨為主,鼓樓那邊的開喜思的西服專賣。
本來上了大學,餘喜齡打算把精力都放在學習上,但大一的課程並不緊,對她來主產遊刃有餘,猛地一閒下來,她反倒是覺得各種不自在,考慮過後,決定還是擼起袖子準備做些什麼。
“喜華姐,許奶奶,這裡。”火車站出站口處,餘喜齡衝抱著小女兒的餘喜華揮手。
“堂舅,齡姨!”餘喜華的大兒子軍軍今年剛滿三周歲,軟萌萌的特彆可愛,而餘喜華懷裡的閨女才剛半歲,在餘喜華的懷裡睡得正香。
餘喜山和餘喜齡趕緊上前把許奶奶和餘喜華手裡的行李接了過來,“走,咱們先回家歇會。”
許崢還在部隊,還要晚兩個月才能過來,許崢這次調動也是升了職,以後除了特殊情況,多能正常上下班,餘喜華就動了心思想做點什麼,便沒讓許崢申請家屬房,而是托餘喜齡在市裡租了個房子。
問過位置後,正好駐地也是在學校那個方向,餘喜齡便把房間租在了她們那個小區,到時候也能有個照應。
考慮到許奶奶年紀大了,餘喜齡租了個一樓,房東先前還圍了幾坪米的空地放雜物,雜物餘喜齡也清了出來,餘喜華還能種點菜養點花。
一路寒暄不提,租的房子餘喜齡早請人收拾乾淨,基本的生活用品也給買齊了,餘喜華領著老人孩子直接住進來就成。
許奶奶摸著床上鬆軟的被子,“這可真是,要沒有喜齡,咱們娘幾個拖著孩子行李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喜華你可得好好謝謝喜齡。”
“肯定的,奶奶,您帶著妞妞先歇會。”餘喜華笑,把許奶奶的衣物歸置好,才輕手輕腳地出屋。
客廳裡,餘喜齡和餘喜山正逗著精力旺盛的軍軍在玩。
“眼看著軍軍和妞妞越來越大,光靠他們爸爸那點工資,也隻是勉強夠生活,我琢磨著還是得做點什麼才行。”餘喜華把餘喜齡拉到一邊。
“你看我弄個豆腐作坊怎麼樣?”
這事餘喜華琢磨好久了,以前隻有軍軍一個孩子的時候還不太顯,妞妞一出生,家裡的經濟就緊張了起來,再加上許崢手裡也是留不住錢的人,同事戰友一借,經常撒手就是一筆錢借了出去。
有些戰友家裡條件實在難,借點錢也沒什麼,但許崢心裡對錢沒有什麼數,經常錢借出去後,緊接著她們家裡就得緊衣縮食。
開始餘喜華還想辦法添補,但時間一長這日子哪裡還能好過,能省的也隻有她們夫妻而已,老人孩子是絕不對虧的。
餘喜齡上下打量著餘喜華,“喜華姐,你這跟以前可大不一樣了,性子風風火火的,你聽我的,先歇兩天再說。”
餘喜華來,餘喜齡心裡也是有想法的,說實話,自從餘喜華隨軍後,家裡的夥食水平就大降,不是說徐招娣做飯不好吃,而是少了餘喜華獨有的那個味兒。
做豆腐生意大概是不行的,北邊的豆腐和南邊的豆腐可不一樣,再加上京城這邊市場幾乎飽和,不像她當初幾乎是空白的狀態,很難再插一手進去,就算插進去,也很難發展起來。
餘喜齡想的是開飯店,就開在學校附近,隻要口味好,份量足,衛生做到位,肯定能做起來。
餘喜華也知道自己是太心急了一些,這不是見著餘喜齡太興奮的緣故麼,聽餘喜齡這麼一說,餘喜華就知道她是有主意的,便安下心來歸置家裡。
安頓完家裡後,餘喜華便打電話跟家裡報平安,她來京城的事還沒來得及跟餘二嬸說。
電話打過去,卻一邊幾個電話都沒有找到人,電話打到村裡找餘喜榮也沒找到,還是出了月子的林恬來接的電話,告訴她,餘奶奶知道了前頭大伯娘改嫁的事,正在縣城裡鬨呢,估計餘二嬸是在那邊。
餘喜華愣了一會,才反應過來,前頭大伯娘指的就是餘喜齡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