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還沒到沙漠,隻是由於是旱季,稀樹草原直接變荒漠了,等雨季來臨會好很多。
不過從奧加到北部的基達尓,真就除了沙子,還是沙子。
而瑪理為什麼會亂起來,比起鈡菲的宗教對立,更接近菓的民族反叛。
在沙漠裡以放牧為生的圖阿雷格人,並不願意被巴科馬管轄,他們想在瑪理北部建立自己的阿紮瓦德(國)。
夏嶼曾專門了解過,在瑪理王國那會兒,圖阿雷格人就是沙漠裡的大盜,他們會襲擊穿越沙漠的商隊,後來為了可持續的掠奪,由直接搶,改成收保護費了。
到了近現代,這幫家夥也沒怎麼改變,很多人成年後會選擇去利比埡當雇傭兵,可隨著卡大佐的垮台,他們紛紛攜帶武器回到了老家。
當年不可一世的老卡滿世界撒錢,那買了多少裝備啊,所以他們拿回來的都是好東西,比巴科馬政府軍好太多了,搞分裂的心思也由此滋生。
沒說的,先是成立了阿紮瓦德協調運動,接下來又有安薩丁旅、蒙麵旅、西非統一運動這些武裝組織,直到後麵聖戰分子也跟著湊熱鬨,整個瑪理靠薩赫勒那一塊亂成了一鍋粥。
這是當初埋釘子(放跑圖阿雷格雇傭兵)的髪國人也沒想到的,這幫家夥怎麼就做大做強了呢?
打開潘多拉魔盒就是這樣,飽受戰火蹂躪的還是當地民眾。
夏嶼希望可以花著髪國人的預算,給他們帶來短期的和平。
是的,短期。
除非巴克馬和圖阿雷格人一起放下仇恨,就像圖了上百萬的蘆旺薘,雙方握手言和甚至不再區分種族,槍口一致對外,否則很難獲得長期和平。
即便髪國人跑路了也一樣,畢竟圖阿雷格當匪當了上千年,放牧真就隻是兼職。
所以,能獲得短期和平也不錯了,集火防務的工作就是花幾個月的時間,把盤踞在奧加的武裝團體趕出城市。
“黃鼬先生,歡迎來到奧加。”
奧加機場旁的髪軍軍營,負責人莫尼耶上校向夏嶼表達了歡迎。
“我相信你很快就會喜歡上這裡的,除了混在主城區的阿紮瓦德協調運動,奧加以北地區擁有10支槍以上的武裝派彆就有100多個,真讓人有發瘋的衝動。”
反恐反恐,越反越恐,不怪莫尼耶上來就單刀直入,他的壓力的確很大。
“莫尼耶上校,他們到底有多少人呢?三千,還是五千?”
夏嶼並沒有被嚇住,隻聽他開口詢問道。
“主城區四萬人,有至少兩千個圖阿雷格人,整個奧加區五十多萬人,各種武裝派彆有至少四千人。”
莫尼耶給出了大致的數字。
“三年了,他們自己火並掉的,加上我們乾掉的,結果人數還越來越多,除了罵人的話我對此不想發表任何言論。”
是位暴躁老哥,不過比較克製,夏嶼對莫尼耶有了初步的評價。
“當然,死掉的平民更多,時間就是昨天吧,‘Boom’的一聲,機場附近的街區死了9個人,受傷的人當然更多,太慘了。”
是挺慘,這風格明顯是聖戰分子,換阿紮瓦德協調運動,直接一輪火箭彈砸過來了。
和大部分用107mm火箭炮打遊擊的政府軍、反叛軍畫風不太一樣,圖阿雷格人竟然有BM-21冰雹火箭炮。
隻能說感謝卡大佐的饋贈,就是三年火箭彈消耗了不少,他們用的很節約。
“奧加出現過冰雹,他們最後一次使用是一年前,把政府軍直接乾消停了。”
莫尼耶喝了口水又繼續說道。
“我一直在警惕,如果他們哪天補充了彈藥,我們和藍盔很可能會成為他們新的目標。”
髪國人打就打了,可藍盔也跟著一起打,隻能說不是誰都賣聯合國的麵子,打不還手還更安全呢,這幫人也會挑軟柿子捏。
“是要警惕,火箭彈太恐怖了,如果是冰雹,一輪三四十枚砸下來,伱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我寧可挨155mm榴彈炮的炮轟。”
夏嶼強烈表示讚同,他帶夥計們是來賺錢輸出的,挨炸那就太艸了。
說起來還是髪國人自己造的孽,你放圖阿雷格人回去就回去了,重裝備總得留下吧!
結果沒留,現在自己人也跟著擔驚受怕。
“是啊,他們集結超過三門以上的榴彈炮,第一時間就能發現,可火箭炮太難逮了。”
莫尼耶指的是無人機,夏嶼的老熟人雪鴞已經退居二線了,髪國人在薩赫勒部署的主力機型是從老鎂那兒買的MQ-9A死神。
很奇葩的是,他們買的死神竟然沒有察打一體功能,隻能單純滯空偵查。
不太清楚這是什麼腦回路,是想著先找到恐怖分子,然後趕快起飛幻影-2000D?
有可能吧,不過MQ-9A再垃圾也比雀鷹A強,這次依托髪國人的情報體係作戰,他直接沒帶無人機。
當然,消費級的帶了不少,還都是經過定製的型號。
“轟~~”
戰鬥機的轟鳴從遠處響起,兩人倒是都沒抬頭。
不管是聖戰分子,還是圖阿雷格人,他們都沒有戰鬥機,所以也用不著擔心。
“呼叫老板,果蝠已抵達!”
保持靜默的無線電頻道響起阿爾文的聲音,所以天上的戰鬥機是F-4K。
“黃鼬收到,你們就留在機場和航空隊駐紮在一起。”
夏嶼安排道。
“是,老板!”
阿爾文說完開始飛五邊降落。
莫尼耶也得到塔台的彙報,兩人便不再繼續剛才的話題,開始在營區轉悠起來。
一個介紹各項設施,一個則在認真聽,夏嶼很快就了解個七七八八。
作為固定營地,他們倒是不用搭帳篷,可以直接入住有空調的營房。
這在旱季的瑪理尤為珍貴,白天四五十攝氏度的氣溫不乾活都熱一身汗,晚上更是難以入睡。
夏嶼反正水壺裡的水已經喝完了,直接用儲料庫又灌了一瓶。
“在營地還好,出去清剿是最折騰人的,當地人早已適應了這樣的高溫,所有剛來的人都得克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