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頓悟(2 / 2)

慧通大師聞言,卻是笑了笑,朝著楚亦心搖頭,隻評價道:“未曾通透,許是差些火候。”

旋即,慧通大師便換了話題,與楚亦心聊了不少關於禪意之事。

待到用膳了,方才結束交談,二人告彆,各自回了房中用膳。

楚亦心一路腳下發軟,待回到廂房,一連飲下三杯涼茶,她方才平穩了思緒。

高僧之所以被喚作高僧,活佛之所以被稱為活佛,皆有它的原因與道理。

幸而慧通大師瞧著並不想戳穿,如今的楚亦心才能夠在這廂房中坐著揣測用意,若非如此,隻需出麵與世人言說幾句,結合上吊自儘未遂後,楚亦心自身的變化,信那匪夷所思的答案亦不難。

從這日起,楚亦心便自發去尋慧通大師問道,從那寥寥數語的禪機中努力參悟著真諦,結緣頗深。

師娘則是在寺廟中的求子樹下辰時與日暮,皆誠心禱告祈求,今日求子樹終於落下一枚果實,穩穩當當落在師娘手中。

一旁站在不遠處的楚亦心與夫子欣喜萬分,待師娘流著淚捧著那顆求子樹的果子行至二人身側,壓抑許多年的哭聲便輕輕響起。

“娘子……”齊有道眼眶發紅,扶住師娘的肩膀。

“我這麼多年,未曾做過惡事……”師娘哽咽著緩緩道,“現如今總算是有了期盼,這不知擾了我多久的噩夢,總算是……”

旋即,師娘朝著求子樹不斷鞠躬,口中喃喃有詞,並許下要在寺廟中吃齋念佛月餘的諾言。

楚亦心亦是歡喜,尤其慧通大師這幾日所言的禪機,更是讓她堅信此行師娘定不會無功而返,故而也同樣許下每日做新奇膳食供奉的諾言。

隔日,楚亦心便頭一次兌現諾言。

公雞尚未高鳴,她便起了床,洗漱過後草草用了兩個饃饃墊肚子,忙活著午膳。

待到午時,便是一席豆腐宴出現在眾人麵前。

豆腐腦、豆腐花、豆腐皮……

楚亦心將豆腐做出了極致,且賣相與花樣都極其好看,甚至有僧人在身前的那盆豆腐湯中,發現每一塊兒二指寬的豆腐塊上邊,都用刀刻了佛經。

“這般手藝,當真無人能及。”師娘感慨著,與那些僧人一同小心翻看著。

待到看清了每一塊兒的內容都不相同,便是更大的震驚。

此時,一位稍顯年幼的僧人疑惑問道:“為何這經書,隻刻了上半部?”

“餘下半部,便是誠心向善。”楚亦心微微一笑應聲,語畢便雙手合十。

靈應寺的眾僧,皆因著如此,對楚亦心的誠心越發認可,也直言幾句楚亦心的手藝出眾。

接連幾日的功夫,楚亦心在膳食上花費的心思極大,每一次出手,都讓原本平平無奇的齋飯,變得新奇出眾起來。

這一日亦是如此,不同的是慧通大師未曾在房中用膳,而是與眾人一同。

待用膳完畢,便又將楚亦心帶到那些梅樹前。

看向楚亦心的,仍舊是慧通大師那雙澄澈卻又似乎看透人心的雙目。

同一人的眼眸中,竟能飽含著少年人的清澈懵懂、青年人的悲苦糾纏與老年人的曆經滄桑。

在親眼見到慧通大師以前,楚亦心全然沒想過。越接觸,便越是覺著好似這般的高僧,過人之處讓她望塵莫及。

“大師,此次又到這梅樹前,可是又能使小女子得窺幾句天機?”楚亦心誠心發問。

慧通大師聞言,失笑搖頭,“何為天機?這世間從未有過天機,不過是通透與未曾通透罷了。世間人皆有一雙明眼,卻並非皆能看清將自身囊括在內的萬物。”

“得大師點撥,小女子又通透了幾分。”仔細咀嚼了幾遍慧通大師的話,楚亦心便如此道。

“梅出同源,雖如今各不相同,實則從始至終皆為一體。”慧通大師話鋒一轉,似乎論起了梅,“便是名不同,命亦不同,因著同源,亦是可當一體而已。”

楚亦心聽得有些雲裡霧裡,她稍花了些功夫,方才明白過來慧通大師今日所言。

言下之意,她和這世間原本的那個楚亦心,根本是同一人罷了。

還未等楚亦心因此發問,慧通大師又道:“這一株株梅樹,時節到了應當開多少花,結幾個果,亦是注定了。一株梅樹若生來便有著大運道,花果自然多些。”

語畢,慧通大師雙手合十,念了句佛號,便徑自離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