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雖然覺得阿瑤有些詭辯, 不管怎麼說?有個血脈相連的親人,幫著阿瑤,總歸是好一些。
況且呂嬋之所以能夠進東宮,用的就是照顧他們姐弟的名義。
隻是阿瑤既然不願意, 太子對這一雙嫡出的兒女, 心中有所愧疚, 自然不會勉強。而且他剛才細想了一下女兒的話,竟然也覺得她說的很是有幾分道理。
呂嬋沒有進府之前, 一雙兒女也都平平安安, 兒子雖然體弱多病了一些,不過卻也再沒有出現,他剛出生時候, 病重的一度在鬼門關打轉的情況。
這麼一想,
太子也就點了頭:“行吧,既然你不願意, 那……”
“殿下。”呂嬋一時有些沒忍住, 驚呼出聲。
她太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進東宮的?名義上就是照顧堂姐留下的一雙兒女。雖然呂嬋極儘的討厭這一對孩子,不過她如今才進來,根基不穩, 需要借這一對姐弟,儘快的在東宮裡站穩腳跟。
不然的話,她豈不是又要落個上輩子的下場,甚至更不如。
那她重來一次還有什麼意義?
老天爺既是給了她這份機緣, 那麼她就要緊緊握住,一步步的走到最高處。
太子雖然不多喜愛呂嬋這種淡顏係美人,更偏愛濃顏係,尤其是明豔大方的, 不過美人嘛,尤其是生的足夠漂亮的,他還是願意多兩分寵愛,更何況呂嬋還是已故太子妃的堂妹,雖才進來沒兩日,不過觀她的行事,倒也有幾分太子妃的賢淑。
見她著急,便也願意多解釋兩句:“你也看到了。瑤瑤不願意,總不好勉強。不然的話,你們相處起來也不自在。”
“可是妾身……”呂嬋是不願意放棄,因為她隻要把堂姐留下的這一對姐弟抓到手裡,可不止是能讓她儘早在東宮裡站穩腳跟,更是自己日後的底牌之一。有他們在手,莫說太子會對她多幾分寬容,就是皇上那邊,也有她的兩分臉麵。
呂國公府那邊,也會看在他們的份上,給她更多的資源和支持。再有就是,他們如今的年歲還小,若是她教養得當的話,來日完全可以把他們培養成自己孩子的幫手。
尤其是元瑤。
她雖是女兒家,但聰明伶俐勁兒,卻是太子所有子女之最,得到兩代帝王的疼愛,盛元帝駕崩前夕,生怕她受委屈,不但光明正大的給她留了一隊約百十人的禁衛軍,護衛她的安全。
傳聞,死前,更是把皇家暗衛,也留給了元瑤。
所有人都以為是傳聞,畢竟皇家暗衛,按道理來說,都是要歸給曆代帝王,即便是又特彆疼愛的子女,也不過是分出去幾個。
不過呂嬋卻知道,這是還真的。
盛元帝這個皇祖父都這般,更不用說太子登基之後,他可是親爹,太子的位置能穩穩當當,沒被盛元帝猜忌多少,還多虧了元瑤在他們之中轉圜。
才叫他們這對天家父子,一直到最後,都穩穩當當。
這也是大梁朝建朝以來,皇位更迭最平靜的一次。不像是以往那般,血雨腥風裡要走一遭。
若是能把她握在手裡,她可是能少走不少彎路呢。
“公主,可是妾身有哪裡做的不當之處?叫公主如此不願。”呂嬋知道,自己想要把阿瑤和平安接到自己身邊照顧,不在太子,而是在元瑤身上。她想著,元瑤之所以會這般抗拒,大約是因為她已經記事,也進了學,知道些道理,不願意讓人占了堂姐的位置。
呂嬋柔和的看向阿瑤:“妾身知道自己不比得堂姐蕙質蘭心,但定然會向堂姐看齊,不叫……”
“行了,你怎麼這般囉嗦?就你還妄想同母妃相比,彆做夢了。”阿瑤可不耐煩在這裡看呂嬋表演,太拙劣了。
一點都不走心。
直接打斷她的話,看向太子,“爹爹,沒其他事的話,兒臣就先告退了。我這裡還有功課沒完成呢。明日夫子可是要檢查的。”
“好,既是如此,你先回去吧。爹爹這裡忙完,就去長壽苑看你和平安。”太子的心裡也是有點不高興。
因為呂嬋剛才的話,讓他意識到呂嬋是個有野心的女人。不然的話,也不會說出什麼和堂姐看齊之類。
和太子妃看齊,可見她的野心。
阿瑤才不管其他,應了一聲,“兒臣告退。”
走之前也沒忘記給楊良娣和呂承徽行半禮,她們雖是嬪妾,不過也是正經上了皇家玉牒,是阿瑤正經八百的庶母。
她的半禮,她們自然也是受的起。
“公主慢走。”全程看了戲的楊良娣反應極快,忙起身,也回禮。
她們雖然有資格受公主的半禮,但也是要回禮。
作為書香門第出來的女兒,楊良娣自然不會犯這種禮節上最基礎的錯處。
呂嬋也隻能跟著回禮,而後眼睜睜的看著阿瑤,蹦蹦跳跳的離開,一口銀牙都要咬碎,心裡更是已經把阿瑤罵了又罵。
活該她被人算計,和親到南疆那種南蠻之地。
“好了,孤還有些公務沒處理,就先走了。”太子在阿瑤離開後,很快也揮一揮衣袖,起身離開。
楊良娣和呂嬋也隻能恭送。
“事情既是已經了解,姐姐這裡也還有事,就不款留妹妹了。”楊良娣也開口說道。
呂嬋不至於連楊良娣這般明顯趕人的話,都聽不出來,心裡恨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