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宅院,打從門口就和其他人家不同,這家的宅院前的鎮宅獅子,竟是大紅色,是被朱砂給刷了全身。
看著有幾分詭異。
很快從馬車上就下來一個二十多歲的貴公子,眉宇間帶著藏不住的喜色。
若是朝中人看到的話,就能夠認出來,對方便是立儲的大熱人選之一,秦王。
他下了馬車,早有侍衛已經敲了門。
一個垂髻小童打開房門,“秦王殿下。”
“先生可在?”親王對待小童的態度頗為的和善。
小童回答:“在的,先生已經恭候殿下多時。”
“嗯。”秦王感歎著對方竟然連他今日過來都能算到,果真是神機妙算。
秦王,乃是宮中的靜妃所出,靜妃出身書香世家,性情平和,精通詩詞歌賦,是個才女,不過靜妃的容貌隻算清秀,並不得慶德帝的寵愛。不過靜妃的膝下有子有女,娘家也在朝中也頗為給力。
即便是不受寵愛,她在宮中過得也十分不錯。
近幾年,隨著兒女的長大,兒子被封為秦王,在朝中的勢力日益加重,靜妃在宮中越發無人敢怠慢。
身為皇子,自身也十分優秀,心機手腕能力本事都不缺的情況下,他自然也有一爭那個位置的想法。
可以說,作為皇子,但凡有點野心,對那個位置都有心思。
更何況皇後膝下無子,隻有一個女兒兗國公主,更是加劇了眾皇子們的野心。
其中秦王和譽王,各方麵都相當,隻是譽王乃是貴妃所出,連帶著譽王也更受到慶德帝的疼愛。
不過秦王卻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本事,叫慶德帝高看。
譽王雖然各方麵都不如秦王,外祖家也有點拉胯,但母妃受寵,他自己又娶了封疆大吏的嫡長女,妻族給力,又有慶德帝的偏疼。
也叫他和秦王在朝中的實力,旗鼓相當,甚至因為慶德帝的偏疼,他在朝中的支持者還更多一些。
不過這種情況,
在去年的時候被打破了。
去年梅雨季,江州齊陽府大雨連下了一個月的時間,以至於河堤決堤,發生水患,水患尚未平息,就又出現了瘟疫之症,也因為當地官員不作為,外加賑災的銀兩還被貪墨了,用到百姓身上的還不足四分之一,沒吃沒喝還生了瘟疫,沒了活路的百姓,還掀起了一場□□。
朝野震驚。
慶德帝他是真的有為明君,便是年老,也不似一些帝王,便開始昏聵起來,除了偶爾有些私心之外,朝堂上依舊勤勉和清醒,在知道事情後大怒之下,要徹查。
隻是在徹查之前,要先解決齊陽府的事情。
隻是齊陽府那邊又是水患又是瘟疫還有□□。
雖然對不少人來說是機遇,但它也危險啊,一不小心就要丟命的,機遇也不是人人都能把握住。
不見,事情發生後,也不是沒官員請纓,接連去了三個,但一個連地方都沒到,就倒黴的碰到了發水,淹死了。一個到了地方,不幸染上了瘟疫,什麼都沒來及做,也沒命了,這第三個則是因為處理事情不當,讓本來有點小平息的百姓動亂,更嚴重,被活活打死。
這三個欽差的遭遇,朝中便無人敢去。
慶德帝既是生氣又有些無可奈何,但他還真的想不到讓什麼人去?畢竟眼見是個送死的活。
秦王就是在這個時候主動請纓的。
說他既是大慶朝的皇子,王爺,受了天下百姓的供養,怎可遇到事情就退縮?便是知道艱難困苦,也要迎難而上。
總不能看著百姓受苦受罪。
一番話說得慶德帝大受感動,也就允了,還把禁衛軍撥了一千人,一路護送秦王到齊陽府。
秦王沒有和其他幾個欽差一樣,坐馬車到齊陽府,而是騎馬,快馬加鞭,一個月的路程,生生的被他壓縮成半個月。
到了齊陽府,是一刻都沒休息,直接就去了事發最嚴重的楊柳縣。
這裡是水患的中心地,也是瘟疫最先發現的地方,更是百姓動亂的地點,可以說隻要能解決楊柳縣的事情,事情基本上就解決大半了。
到了地方,
秦王宛若神助一樣,先是安撫了動亂的百姓,而後一邊著手解決瘟疫的事情,一邊讓人處理水患的事。
忙碌了一個月的時間,瘦了一大圈。
不過結果卻是圓滿的。
決堤的堤壩被修繕加固,而且不知道用了什麼法子,十分堅固,水患漸漸退去,又指揮著百姓疏導田地裡的積水。最嚴重的瘟疫,秦王不知道哪裡尋來了神醫,幾日的時間,就研究出了治療瘟疫的方子,瘟疫很快就止住。
因為治理水患和解決瘟疫,那動亂的百姓自然也就安穩下來。
等到一切事情都穩定下來,秦王趕在年前回京的時候,齊陽府已經漸漸的恢複了,甚至比未發生水患前,看著還繁榮兩分。
他走的時候百姓極其舍不得,還送了萬民傘給秦王。
因為這件事處理的完美,不但叫慶德帝對這個兒子更看重幾分,秦王在朝中也是聲名大漲,前來投靠的官員,多了好些。
更重要的是,相對於譽王來說。
秦王有了民心。
這一點尤其重要。
不少人都在宣揚秦王的功德,卻無人知道,秦王的之所以能夠如此圓滿的完成,不單單是因為他自己,更重要的是他身邊的一個謀士,稱一句,沒有姓氏,單名一個隱。
稱一句隱公子。
隱公子是秦王是他一個門人推薦。
不但才冠絕倫,精通音律,擅醫,機關之術,才學百通,更有諸葛之才。
是秦王三顧茅廬才請出來的座上賓,齊陽府的事情,之所以能這麼順利且完美的解決,他的功勞占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