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知道這個消息, 再加上前幾日剛下過雨,土路被碾的不平整,乾了之後, 就更難走。
顛簸的厲害。
讓阿瑤的心情也高興不起來。
而張紅衛和趙鳴也商量著,村子裡還有哪家人, 家裡有空, 可以讓知青住下來。
一路顛簸的到了縣城。
“瑤丫頭,你逛的時候, 看著點時間, 一個小時後,還在這裡集合。”張紅衛看著要走的阿瑤, 開口提醒說道。
“我知道了。”
阿瑤這次到縣城,也不為其他, 是要置辦一些東西,再有幾天便是奶奶的生日, 她這兩年,因為衛生所太過於忙碌的關係。導致她雖然在家,但能陪著奶奶的時間卻不多。
便想著趁著她生日,做一頓大餐, 還有生日禮物,也不能缺少。
這兩年衛生所前來求醫的人多, 連帶著阿瑤的工分,也漲了不少, 每年年底算賬分東西的時候, 不管是錢還是糧食,她分到的都不少。
再加上去歲上山的時候,挖到一顆品相很不錯的人參。
這個她沒告訴任何人, 連奶奶都沒說,賣了不少錢。
再加上她十八歲之前,作為烈士子女,她也都有補貼,所以她攢下了一筆不菲的小金庫。
給奶奶置辦一份貴重的禮物,妥妥的沒問題。
想著給她買福祿壽三件套,也就是銀鐲子,銀戒指還有銀耳環,其實阿瑤更想要買金的,她的小金庫負擔的起。
隻是太張揚了。
現在是七四年,政策雖然比前兩年要寬鬆許多,但又不是真的改革開放。
低調點準備沒錯。
戴個銀飾品,倒是沒什麼,還不打眼。
更何況大棗村的風俗,老人過了六十歲,身上最好帶點銀,據說可以保佑讓老人家的身體,健康平安。所以,大棗村的老人,條件好的,便會帶個銀手鐲,便是差一點,也要打個戒子又或者是耳釘之類。
但金手鐲就不行了,很容易就被認定是資本家,一個鬨不好,是會出大事的。
隻能先買銀的,等再過幾年,政策徹底開放,她再給換。
買好東西,
阿瑤幾乎是卡著點,到了集合地。
“瑤丫頭回來了。”
張紅衛本來還擔心,阿瑤不能按時回來,若是要等的話,又怕這幾個知青有意見,回頭就看到阿瑤背著竹簍回來,連忙招呼人,“好了,人都到了。我們現在就走了。”
阿瑤的出現,讓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她身上來。
尤其是趙曉蘭和卓佩蘭,若說穿書的卓佩蘭,還能勉強還收斂點的話,那麼趙曉蘭看向阿瑤的目光,就跟餓了幾天的狗,看到肉骨頭一樣。
說不出的垂涎。
“你看著我做什麼?我臉上臟了?”阿瑤被趙曉蘭看的不高興極了,直接就開口說出來,“……我不喜歡彆人這麼盯著我。能麻煩這位知青,你注意一下嗎?”
阿瑤過於直白的話,還有不高興的臉色,讓趙曉蘭的表情都僵在那裡,不過她到底是比旁人多活了十幾年的時間,臉皮還是有一定承受度,開口說:“那個,念瑤,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隻是看同誌你長得漂亮,才忍不住多看,讓人誤會了。實在抱歉。”
“我好像沒說過自己的名字,你怎麼知道我叫念瑤?”阿瑤狐疑的目光看向趙曉蘭,開口說道。
“那個,是剛才,大隊長這麼叫的,我也就知道了。”趙曉蘭這個時候倒是有些慶幸,幸好剛才張紅衛喊了兩嗓子,不然的話,她還真的不好圓過去。
也是她大意了。
忘記了,能上新聞聯播,成了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名醫,張念瑤那是個極其聰明人。她作為知青,先前又沒見過,如今態度這般熱絡,也難怪對方會懷疑。
看來要注意相交的分寸了。
“這樣啊!”阿瑤心裡清楚的很,才不是因為如此,不過她也不想和趙曉蘭去辯駁那麼多,不是同頻率的人,說再多都是白搭。
趙曉蘭連連點頭。
隻覺得阿瑤的目光有些過於犀利,讓她的心裡不是滋味,還生出一絲惱怒來,她可是重活了一輩子的人,怎麼能被一個才十八歲的小女孩兒給震懾到?
調整了一下心理,趙曉蘭有點想要找回場子,不過等到她調整好,抬頭才發現,阿瑤已經閉上眼睛,似乎在小憩。
這讓她的心頭梗了一下,頗有些不上不下,難受極了。
而相對於趙曉蘭的難受,卓佩蘭從頭看到尾,此時在心裡更是慶幸,幸好她沒有貿貿然的就開口。不然的話,怕更要惹得張念瑤懷疑了。
這可是年少時候靠著自學,就能學的一手好醫術,高考恢複前,就已經是青山縣十分有名氣的大夫,後來更是以H省狀元的身份,考入了中山大學,並且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就完成了所有的知識學習,通過實習,通過醫師資格考試,並且婉拒了各大醫院的邀約,為了更好的照顧年老的奶奶,她選擇回到老家大棗村。
開了一家診所,因為她現在就有名氣,診所開門後,那是吸引了不少的病人過來。
以中醫的理療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其中還有兩例罕見病症,得這兩種病的病人,全球加起來,也不會超過兩千人。
西醫都已經判定沒得救,隻能等死,卻在她手上治愈。當時消息傳出去的時候,不止是國內,更是在國際上引起了轟動,所有得了這兩種罕見病的病人,那真的是不遠千裡,紛紛過來求醫。
後來她雖然公布了治療的過程,還有所有的藥方,以供所有醫生們學習和研究。甚至她這種無私的舉動,讓她在當年就評選為感動全華夏的十人之一。
不過因為個人身體素質的不同,更多的病人還是選擇找她本人治療,因為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吃藥也都是要根據個人身體情況的不同,來更改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