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有些認生,雖然他之前是見過李氏數次,但他的年紀太小了,一段時間不見,就已經把人忘了。不過他是個聽話的孩子,聽到阿瑤的話,乖乖的叫了一聲:“外祖母。”
“哎。”李氏歡喜的應答下來。
李氏她生有五個孩子,最疼的便是頭生的嫡長女呂妙,連兒子都比不上。呂妙也爭氣,自小聰明伶俐也大方,愛護手足,孝敬父母,又成了太子妃,給她爭了天大的臉麵。
若非呂婉那個黑了心肝的東西,她的妙兒將來那是要母儀天下的,又怎麼會早早的去了?
這麼一想,李氏對呂婉的厭惡又多了幾分。
對阿瑤和平安自然也就多了幾分愧疚,來之前想好的事情,也被她暫時的忘記,隻抓住阿瑤的手,仔細的詢問了他們姐弟翻年過來這段時間的一些情況。
知道他們過得很好,李氏也就放心了。
平安年紀小,沒多一會兒,精神就有些不濟起來,阿瑤讓蝶衣抱著下去,小憩。
“外祖母見諒,到了這個時間,平安就要小憩一會兒。”阿瑤對李氏的感觀還挺好,自然也就不介意多解釋兩句。
李氏表示理解:“小孩兒覺多,應當的。”
又說了兩句家常話,李氏才想起今天來東宮的另外一件事,便也開口問了。
阿瑤也沒瞞著,當即也把事情說了一遍,雖沒添油加醋,不過言語上卻稍稍的修飾了一番。有的時候,詞同音,但可不是一個字。
李氏聽得有些生氣,她可不會認為,五歲的外孫女兒會撒謊,即便是宮裡的孩子都早熟,也不能早熟到這個地步。
聽完,就覺得呂嬋蠢。
雖說她進府的目的確實如此,但她也太著急了一些,腳跟都沒站穩,先前也沒和瑤瑤平安相處過,就直接開口說要照顧。
對瑤瑤平安來說,她就是個陌生人,會答應才奇了怪呢?
當即便說道:“……瑤瑤你既是不喜她,那便也不用理會。不過她是你母妃的姐妹,這話倒是不假,你若是有事的話,也不要怕麻煩,儘可去找她。”
“放心吧。外祖母。”阿瑤聽著李氏這話,笑著開口說道。李氏倒是愛屋及烏的喜歡他們,真心的,可惜,她那個好外公,最是熱衷權勢,一切都以家族的利益為主。
誰能給他帶來利益,他就站在誰這邊?
李氏雖然是真心,但內宅中她能一手遮天,外頭的事,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單從她的話就能知道。
所以阿瑤也隻是應付,不會當真。
李氏因為阿瑤年紀小,也就不設防那麼多,隻以為她這話就是答應下來,欣慰的笑了笑。
也很快就起身,說是要去看呂嬋。
阿瑤讓蟬衣送李氏去了舒心閣。
也不知道李氏到底和呂嬋說了什麼?又是怎麼說的?反正自從這一日開始,呂嬋倒是恭敬了許多,也沒再說什麼要照顧阿瑤和平安的話,不過行事上卻也沒忘記,三五不時的酒送一些衣服或者是吃食之類。
事事關心卻也不過界。
她這番的做派,不止是太子稱讚了數次,也幾次在阿瑤的麵前稱讚呂嬋,就是長壽苑的一應宮人,都對呂嬋頗有好感。
更不用說宮外的呂國公府了,更是滿意。
不過阿瑤卻覺得有些厭煩,她太煩人了。並且在花園裡碰到對方的時候,在呂嬋開口關心的時候,態度是一點都不客氣的指出來,還叫呂嬋日後少做這些無用的事情。
呂嬋也確實長進了,對阿瑤的話,她沒有反駁半分,而是應下來,不過走的時候卻是紅著眼眶,淚水也是要掉不掉。
這番白蓮花的做派,看的阿瑤有點也疼。
也知道她為什麼會這麼做?
因為上午才發生這樣的事情,下午就傳出宜城公主對和自己血脈相連的庶母兼姨母,都這般不留情麵,說話難聽,無所顧忌,這性子也太驕縱肆意了一些。
小小年紀就如此,長大了豈不是更厲害。
阿瑤本來就是宮中的小霸王,仗著盛元帝疼愛,沒少作威作福,如今又傳出這樣的話,又為她不大好的名聲,添磚加瓦。
不過阿瑤會在乎嗎?
當然不會。
她是皇家公主,自然不用像這世間大多數女子,學什麼三從四德,相夫教子,敬重長輩等等這等事。
她的德行好壞沒關係,性情即便是再張揚肆意一些,那都不叫事兒。
便宜爹太子護著,皇爺爺疼愛,她便能隨心所欲。
而且相對於太子可能還在乎自己儲君的名頭,畢竟阿瑤是他的嫡長女,名聲的好壞,對他還是有難麼多一點點影響的。
盛元帝就是完全不在乎,況且看孫女兒在自己的護佑下,能過得這般隨心所欲,他的心裡是很有幾分感同身受。
畢竟他身為皇帝都不能無所顧忌,但孫女卻在他的庇佑下做到了。
他的心裡是很歡喜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