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說著,於氏的火氣又上來了,埋怨道:“我和她從小就不在一起長大,她和我不親,也是正常。你說,臨安那邊,怎麼能將她養成這副模樣。還好長公主嫡孫女及時派丫鬟來通知嵐山郡主,又借口去看蘭花,將花閣中的人引走大半。”
金嬤嬤應聲誇道:“長公主家的孩子都是自小就聰敏伶俐。”
於氏苦笑了兩身,接著說道:“還沒完呢?我讓嵐山郡主找個丫鬟將她叫回來,她居然聽而不聞,當耳旁風。最後,還是我去了花閣才將她叫回來。接著我寸步不離的守著她她,用了午膳就趕忙回府了,我是不敢再留在長公主府裡了,誰知道她還會發什麼瘋!”
金嬤嬤忙勸道:“還好是在長公主府,事情應該沒有夫人想的那麼壞。”
於氏搖搖頭,“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這次算是給我提個醒了,要趕快給她找婆家了,吳家就算了,我再想想其他家。”
金嬤嬤提醒說:“夫人,你知道二小姐為何要同章家的小娘子交好?她剛來上京,根本不可能熟悉上京的人家,難道真是因為投緣?”
於氏歎了口氣,說道:“我也納悶呢?那兩個章家小娘子生的倒是麵善,不過年歲也太小了點,還看不出什麼?”
金嬤嬤湊到於氏耳邊,小聲說:“夫人,我猜想,二小姐會不會在臨安聽老太爺說過什麼,這才會交好章家的。”
於氏聽她這樣說,倒是起了心思,緩緩點點頭,說道:“的確,讓我先來打探打探,要真是因為臨安,她才同章家交好,隻怕這事就難辦了。”
於氏趕忙給臨安連氏去了封信,提也沒提這次長公主生辰宴,隻是說給於夢嬋物色了兩家,其中有戶人家是皇後的娘家,吳家的旁支,還在相看階段,不知道是誰將此事告訴了於夢嬋,她大發脾氣,在一屋子丫鬟婆子麵前直言道絕不嫁進吳家。這才特意寫信問問臨安的意思,要是有什麼顧慮還是提前點出來,不然上京這邊實在是不好相看。
好在不過月餘,臨安那邊就有了回複。連氏連連寫了三大頁紙,先是感激於氏為於夢嬋操心,又說於夢嬋被她寵壞,不知輕重,最後還委婉的問了一下,吳家的事還有沒有挽回的可能。
於氏收到連氏的這封信,便放心下來,看來臨安那邊和上京這邊是一樣的,都覺得能嫁入吳家是高攀。這樣就好辦了,於氏開始快馬加鞭的幫於夢嬋物色人家。
她寫信給連氏說物色了兩家,倒也不是妄言。除了吳家外,還有太子妃的娘家魏家。
魏七,是太子妃的小叔叔,也是現在魏家家主最小的兒子。魏家夫人劉氏年歲已高,魏七雖是她的庶子,年紀卻比她大孫子還小。劉氏同於氏的母親袁氏交好,憐惜於氏從小沒了母親,將她當成女兒看待,要不是家中沒有適齡的小子,不然定要於氏嫁到他們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