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瑤光將軍(2 / 2)

青衣記 周行天下 4190 字 2024-06-07

躊躇半刻後,裴昭終是和陳朔同桌坐下。陳朔身畔的數名藍袍進士,或長或少,皆麵露好奇之色,齊齊打量著她。

“見過陳賢兄。”裴昭淡淡道,又看向其餘的進士,一一作揖,“在下吳州袁熙,見過諸位。”

陳朔笑道:“方才在下正同他們誇讚賢妹呢!袁賢妹雖是女子,出身商賈,卻彆有林下風氣。”接著又道,“袁賢妹,容在下介紹在座的諸位,這位是潁川薛彰,這位是漁陽董祿,這位是遼東顧惜時……”

遼東顧惜時,出身沒落世族,但文采斐然,策論不凡,是今年的一甲第二,裴昭不由向此人看去。羸弱的青年也在看著她,卻在目光接觸的刹那,輕輕彆過臉,留下染紅的側臉。

早膳用畢,同桌的進士留在榮齋堂閒談,裴昭則起身回到廂房。在廊上正巧遇到迎麵走來的溫素,便作揖道:“見過溫姑娘。”

溫素先是一愣,隨即停下腳步,朝她回禮:“見過袁姑娘。”

裴昭微微一笑,道:“叫我熹明就好,天色熹明的熹明。”

這原是她笄禮時應得的字,但那年裴昭尚未過生辰,裴家便陷身牢獄。在暗無天日的地牢裡,楊黛神色溫和地同她解釋著“熹明”的含義。

“熹明熹明,晨光熹微,曙色將明。”

在裴昭剛剛出生時,楊黛就取好了女兒的字。那時初入官場的楊黛,盼著自己的女兒他日為官時,能成為拂亮一方百姓的晨光。可在地牢之中,訴說如是願景,卻不免荒唐可笑。

“熹明。”溫素喃喃一聲,似在思量,“溫抱樸,見素抱樸的抱樸。或者,直接叫我阿素。”

與溫素作彆後,裴昭回到屋內,對著銅鏡端正儀容。

大周選拔官吏的標準為身、言、書、判,是以儀容儀表也是進士們鑽研的內容。

鏡中之人麵容清臒,神色憔悴,但好在五官端正秀麗。端詳片刻後,裴昭取過米粉、口脂,掩去勞倦疲態,試圖憑借麵粉唇紅,讓自己看上去更顯精神。

今日之宴,對於大部分寒門進士來說,是結識貴人的良機。裴昭有意入職大理寺,此次赴宴,便是聽聞大理寺高官會一同前來。但除此之外,裴昭還要打探一個人。

一個她尚不知名姓的人。

雖距裴家滅門已有七年光景,但在數月前,她卻無意中得知,母親曾托人在質庫當掉了一隻青白釉香奩。

楊黛嫁入裴家三十餘年,隨身衣物飾品更換不斷,但唯獨那隻香奩一直伴她左右,不曾更易。幼年時,裴昭好奇盒內的物什,曾打開過雕著牡丹紋的奩盒,結果卻大失所望,奩中沒有夜明珠、辟寒金等奇珍異寶,收納的不過是常見的香粉、香膏而已。

二月抵京後,裴昭將京城的質庫尋了個遍,方才在隆德質庫探得一二線索。

質庫掌櫃聽到她的描述後,懶洋洋道:“青白釉、牡丹紋?這樣的香奩倒是罕見。”他翻開賬簿,指尖從紙頁上滑過,終於眉頭一跳,“確實有過,隻不過已經被人贖走了。”

“掌櫃,那是何時的事?”

掌櫃慢悠悠地闔上賬簿,瞟向裴昭腰間的蟠螭紋玉環:“這玉環成色倒是不錯。”

玉環是裴昭碧玉之年時,袁家夫婦送給她的生辰禮,玉質晶瑩,溫柔膩滑,價格不菲。

見她無動於衷,掌櫃笑道:“姑娘,買走香奩的人——”他壓低聲音,拿手做出抹脖子的動作,“並非尋常人物!今日小人同姑娘泄露一二,他日若是出了事,小人也得擔責不是?”

裴昭遲疑片刻,將玉環取下,遞與掌櫃:“掌櫃請說,在下定會守口如瓶。”

“那人身穿紫色朝服,腰配金魚袋,氣度極是不凡,一看就是……”掌櫃指了指北邊皇城的方向,“那裡頭的人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