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素蘭想著醫院太遠,要不試試,萬一呢,便沒再阻攔。
很快配好了藥,孩子不會喝藥,薑二爺還給碾成粉。
崔素蘭用勺子給孩子慢慢喂下去,過程很順利,好一會兒也沒反應。剛鬆了口氣,緊接著薑綿“哇”一下子給吐了個乾淨,苦的孩子直流淚。
一看這情形,兩口子也不敢有僥幸心理啦。家都沒回,抱著薑綿就往鎮上走。
薑家村緊挨著小鎮,從薑村裡到鎮醫院也不遠,也就五六裡地吧。薑綿家是有自行車的,但是前天剛下了一場大雪,冰天雪地的騎不了自行車,隻能抱著孩子步行去醫院。
一出村三人被攔在了河邊。小鎮和薑家村之間有一條小河,本來河上有一座石頭橋,但是年份久了,侵蝕的厲害,夏天的時候坍塌了。當時農忙顧不上修橋,隻臨時搭建了一座木橋方便人通行。
秋天雨水多,河水淹沒了橋中心,現在這座木橋也被凍在了水下。
心裡牽掛著孩子,薑衛民決定淌過去:“素蘭咱們淌過去,我抱著綿綿,你跟著我。”兩口子快速脫去棉褲、棉鞋,挽起底褲。薑衛民先一步下水,接過了薑綿,等崔素蘭抱著棉褲、棉鞋下水,河水冰涼刺骨,兩口子相互攙扶著過了河。臉色慘白地用裹薑綿的小毯子擦乾身子,放下底褲,套上棉褲,穿好棉鞋。原地跳幾下,溫度上來後繼續往醫院趕。
一路磕磕絆絆的到了醫院,又出了大廳的事兒。這一路太艱辛,一波三折的,如今都妥當了。兩口子疲憊不堪,話都不想說
“咕咕~”
“咕咕~”自己的肚子在叫,兩人卻不想理會。靠著椅背崔素蘭慢慢睡著了。
薑衛民給孩子換了藥,餓得受不了,決定去買飯。
今天不是趕集日,街上也沒有賣吃的的,薑衛民隻能去醫院夥房看看。
鄉鎮醫院像個大點的四合院,門診樓在北邊,早上患者多,這會兒各科室門口排著長隊;打針的大廳在西邊,畢竟是鎮上唯一的醫院,薑衛民也很熟。出了大廳往南走五分鐘他就到了夥房。
已經過了飯點,剩的東西不多。
薑衛民買了幾個包子,聽夥房的師傅說還有稀飯,便給薑綿帶份小米粥。
不過,來的匆忙沒帶餐具,薑衛民和師傅商量商量:大哥,我這光慌著帶孩子來看病了。出來的急,您看看能借我個碗不?我一會兒就給您送過來。”
大師傅常年在醫院做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