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趕集(2 / 2)

“是呢,二大娘你都回來啦,去好早啊!”崔素蘭看見人趕忙回話。

“三嫂子自己趕集去嗎?”崔素蘭的話不停。

“素蘭怎麼還拎著兔子?”

橋邊不少趕集的熟人,時不時打個招呼,來來往往好不熱鬨,還沒到集市,就已經開始擁擠啦。

河的北邊是一個涵洞,穿過涵洞就到小鎮了。因臨著清水河,小鎮就叫清水鎮。小鎮集市從涵洞北邊開始,沿著街橫穿小鎮,到省道交接處,省道北麵也有小攤販,薑綿她們一般不去那邊。

涵洞北口主要是買賣牲口的地方,豬羊交易區,味道比較大,臨近過年生意也很興盛。屏息離開交易區。

從交易區往北很長一段路都是蔬菜,凍魚這些食材,再往裡麵大都是肉鋪,賣肉的,年前買肉的多,肉鋪上的砧板上剁肉聲不斷。

這邊也是個十字街,人流量大,十字街南北麵是肉鋪,西邊是木製工具和出具,也有小家具。

東邊比較多變,主要是米麵,雞鴨鵝蛋,貓狗兔等活物,薑綿的兔子就是在這兒買的。除了這些固定的,還有些時令的:年前有買對聯的。初春買樹苗;春末有雞鴨鵝苗……

崔素蘭決定先擺攤買小兔,問過另外幾家價格,十塊左右。薑家的兔子比彆人的小點,但是很肥,有短毛的肉兔和長毛毛的普通兔,她們決定十塊一隻,兩隻便宜五毛。

小動物非常招小孩子喜歡,很快小攤上圍滿了人。不過孩子喜歡卻不是做主的人,很多家長不想花錢買這種不實用的東西。因此看家多買家少,一上午六隻兔子才賣出去一半。

能賣出去就是好的,有了這樁生意,崔素蘭有了自己來錢的渠道,哪怕它少呢,崔素蘭已經很滿意了。眼看著要正午了,崔素蘭決定收攤了,來集市半天了還沒買東西呢。

提起兔籠,推著自行車,崔素蘭背影都透露著歡喜。

先去十字路口北邊,那邊有相熟的攤販,買了幾塊薑、五六個白蘿卜和幾朵黑平菇。

路西邊有個戲院入口,戲院早就荒廢了,每逢集市裡麵都是賣衣服、鞋子和家紡的聚集地。裡麵彎彎繞繞的逛起來很有意思,不過今天薑綿她們不方便逛。

再往北是賣花生瓜子的小攤,他們還有可以給加工炒花生。薑綿她們也沒帶花生,便買了一斤瓜子。

還有些賣糖果、糕點的,崔素蘭決定年根兒再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