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薑衛民信任爹娘,總覺得崔素蘭在家有爹娘幫襯日子過得清閒,現在輪到自己在家,忙成這樣都不見爹娘問一句關心話,才知道爹娘隻是口頭說說而已,該做的是一件沒做。說句不好聽的話,這有爹有娘還不如父母雙亡呢。
基於此薑衛民越發沉默寡言,空閒了也不再約人吃喝,更多的是在家做家務。
今年不放心崔素蘭,沒有去外地旋地,隻在周圍村莊接活,每天也是回家吃飯。
這天崔素蘭和薑綿趁著薑衛民出去旋地,在家盤賬。
先是崔素蘭這幾年擺攤攢下來的錢,除去娘倆在家的花用還剩下六千五。家裡養的羊、兔子這些年也陸陸續續賣了點錢,連著家裡糧食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一萬塊了。
薑綿覺得是時候讓媽媽有存儲意識了,不然放家裡很容易花掉的。畢竟自家老媽真的很能消費。
有時候她都不理解媽媽的消費理念,比如前世有次商場促銷夏涼被,百元三條,家裡當時也不缺夏涼被,她硬是買了三條,之後她還不讓用新的,那三條放了好些年才用了一條。也不是不讓她買夏涼被,薑綿覺得家裡不缺的情況下,百元買一條好的不比那三條質量好嗎?而且還不占空間。但是和老媽溝通不了這些,人家就覺得自己買的都是必須的,又不會壞。
薑綿自己改變不了媽媽的消費觀念,但是可以讓她存儲起來,剩下一部分錢留著花,“媽,你要不去銀行存起來吧?不用擔心放錢的地方,而且還有利息呢。”
崔素蘭沒有存過錢,有些擔心,“綿綿,能行嗎?媽也沒存過錢,不知道咋弄啊!”
薑綿安慰她,“媽沒事兒的,人家銀行的人肯定知道咋弄,不行咱們拿著戶口本、身份證啥的去,人家要啥咱給啥唄。”
“那行吧,不過得過段時間,我現在還不能走遠。”希望工作人員能幫助自己吧,“對了綿綿,這些錢不要和爸爸說,這是咱們娘倆的辛苦錢,你爸爸現在看著是對那邊死心了,但要是他知道家裡過得還行,那指定又念起來你爺爺奶奶了。”
薑綿猛點頭,本來她還想著提醒媽媽呢,看來媽媽也挺了解爸爸的。薑綿瞞著爸爸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前世,應該是幾年後了,當時大爺(薑衛國)要開砂石場,資金不足,便打起了薑衛民的主意,他說服薑衛民用他的身份證為自己貸款。而那時候的薑衛民還沒有小家意識,沒和崔素蘭商量就幫了忙,事後崔素蘭讓他要回來錢還銀行,他還覺得崔素蘭和家人不親,兩人吵了一架。
再後來砂石場收益不好倒閉了,薑衛國也不還錢,銀行到期找上門來,薑衛民哪有錢還啊,就被抓去拘留了。還是崔蘇蘭四處借錢給保出來的。為這,薑綿一家背了十多年的債,薑綿畢業後都在掙錢還債。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薑綿娘倆沒少讓薑衛民說花錢厲害,實則兩人能吃一冬天白菜。這麼說還不是家裡不富裕。
這件事影響太大了,哪怕薑衛民現在疏遠薑爺爺他們,很顧小家庭,但是薑綿還是擔心會重蹈覆轍。而且她們娘倆有錢了,有什麼事也可以補救補救啊。
薑衛民也在盤算,崔素蘭現在這種情況,哪怕之後能正常活動了,地裡的活也不能做。自家爹娘又不管這邊,自己今年不能出去打工了,但是馬上就添人進口了,在家種地能有多少收益。他想著不如種菜,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