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去嗎?”芸苓問。
“其實我起床不是因為蚌氣來著。”莊行撓撓頭。
“不是因為蚌氣...那是?”芸苓疑惑了一陣,忽然懂了,低下頭,“嗯,我知道了,你去吧。”
莊行嘻嘻地笑了兩聲,跑到了白天道長們撿柴的小樹林邊,解開腰帶,抖了個激靈。
好不暢快。
...
一夜平靜,清晨的時候,一股好聞的香味把莊行勾醒。
他揉揉眼睛,看向篝火那邊。
胖道長拿著鍋鏟,正在煎餅,那口大鍋下麵燃著旺盛的火焰,縷縷炊煙飄向天空。
大柴鍋的邊緣煎著一個個的糍粑糯米餅子,那些糯米裡麵鑲著紅豆和熏肉,在清油的煎烤下滋滋作響。
米的焦香味混合和熏肉的鹹味飄出來,讓人不由得分泌出唾液。
莊行很認可胖道長說的話,吃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立刻就從馬車裡爬起來,拿著毛巾和草刷,去河邊做清晨的洗漱。
等到餅全部煎好了,道長們開始收拾東西,把馬兒牽回來拴在馬車前頭。
莊行分到了一個熱乎乎的包在蘆葦葉子裡的煎餅子,他和芸苓坐在馬車的邊上,捧著餅子,一口咬下。
入口十分焦脆,外麵的糯米煎成了鍋巴,裡麵卻是軟和的,吃起來的口感有點像烤粽子,唇齒留香。
趕了一會兒路,前麵駕馬的道長忽然唱起了山歌來,那似乎是道長的家鄉話,聽起來有些難懂。
但畢竟是修行中人,氣息悠長,唱出來的歌聲格外有力量,
莊行在這悠長的歌聲中抬頭望天,望見一群排成人字的大雁飛過。
他心想爹爹和娘親現在應該起床了吧。
家裡的田都收割完了,爹爹這個秋天不需要再下田了。
爹爹現在應該是在陪著娘親點豆腐,又也許什麼都沒做,兩個人隻是待在一起想自己的兒子。
莊行坐在搖晃的馬車上,感覺到他離自己的家越來越遠。
因為天氣很不錯,路況又好,這天黃昏時,他們抵達了另一個村子裡麵。
村長早知道道長們要來,備好了歇息的地方。
和莊行村子那時候一樣,道長們在這兒逗留了兩天,馬車上又多了幾個孩子。
他們一路往前,走走停停,過了十二天。
越過一個小坡,莊行忽然看見了那座青山的山門。
山門下,立有一個牌匾,寫著“清玄山”。
一階階青石宛如天梯一般,朝著山頂排列而去,看不到儘頭。
山腳下並非空無一物,有一個小鎮,穿著道袍的道長和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來來往往,倒也稱得上一句熱鬨。
清虛子道長呼出一口氣,似乎放鬆了許多。
“就是這兒了。”老道人指著青山,“玄清觀,就在清玄山上。”
道長們牽著馬兒,那邊有人過來迎接,終於是抵達了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