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來,在父王的英明領導下,漢中和蜀中都能成為富饒的寶地,國力自然水漲船高。”劉禪的眼眸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眾人聽後,都陷入了沉思。這‘定都’的名頭,就像給城市施了魔法,經濟效益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成都嘛,本來就是富得流油的地方,再怎麼‘定都’也不過就是添點彩頭。
可南鄭就不一樣了,這叫做雪中送炭,立馬能讓這貧瘠之地煥發新生。“劉禪一邊說,一邊比劃著。
“大王,世子殿下這主意,實在是高!”劉巴激動地拍手稱讚,“我也覺得這主意可行。”
劉備微微一愣,有些驚訝地說:“哦?連子初都點頭了,看來這小子不是在信口開河。”
劉封在一旁,看著南鄭的地圖,臉上的不甘一閃即逝。他知道,成都的富饒和南鄭的貧瘠,本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可劉禪的一番話,卻讓他無法反駁。
劉巴的話一出,就像一錘定音,決定了南鄭的命運。劉封無奈地歎了口氣,最終選擇了退讓。
他看著劉禪,心中不禁想:“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
而劉禪則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樣,仿佛已經看到了南鄭未來的輝煌。
成都的富饒竟然成了敗筆,這讓劉禪連勝三場後,眾人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難道真要讓這個小子得意了?
就在眾人疑慮間,法正輕輕一聲咳嗽,仿佛戲謔地打破了這份尷尬。
他微笑著站起來,眼神中透著一股智者的光芒,“臣有些愚見,不知殿下可否賜教?”
法正啊,那可是個不容小覷的角色。他不僅主導了漢中之戰,還讓黃忠一戰成名,夏侯淵命喪黃泉,這些都離不開他的智謀。
諸葛亮雖然在後勤上功勳卓著,但法正的謀略地位顯然更為顯赫。
他的身份猶如三國時期的“張良”,總是緊跟在劉備身邊,出謀劃策。
自從劉備稱王,法正便被任命為尚書令,權傾一時。
這時,有人竊竊私語,“瞧瞧人家法正,那風度翩翩的樣子,連拒絕都讓人心動。”
話語間,目光不禁在法正身上遊走,從他那深邃的眼眸,到微微上翹的唇瓣,再到他那挺拔的身姿,無不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
至於文臣中的領導地位,自然不是單純負責後勤就能輕易取得的。
就像古時的蕭何,曹操麾下的荀彧,都是因為有了超凡的才智,才能擔此重任。
如今,劉備旗下的“文臣一哥”自然非諸葛亮莫屬,但法正的地位卻也讓人不容忽視。
眾人思緒紛飛,這時,法正輕輕撣了撣衣袖,那份從容不迫,仿佛早已將勝負握在手中。
劉禪見法正挺身而起,忙不迭地行了一禮,嘴上掛著討教的笑意:“令君,這漢中人口被曹操遷走,小王想聽聽您的看法。”
法正挑了挑眉,語帶戲謔:“哦?曹操把人遷了個精光,殿下有何高見解決這空城計?”
劉禪嘿嘿一笑,擺出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南鄭定為都城,總不能讓皇城根下荒無人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