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艱難,後勤補給的確困難,但曹操的後勤問題更嚴重!”
“從河北、中原調集糧草到西北,糧道千裡迢迢,消耗巨大,你們說,曹操的後勤線是不是比我們更吃力?”
“經過兩年的拉鋸,我們固然疲憊,但曹軍更是士氣低落,漢中一戰,他們還損失了夏侯淵這樣的勇將。”
“諸位,你們可曾聽說,曹操在漢中敗退後,連百姓的遷移都成了棘手問題?想想看,這得花多少錢糧來解決!”
劉禪半是嘲諷半是認真地說,“後勤補給,曹操怕是要頭疼了。”
“說到士氣,曹軍那邊的士兵可是人心惶惶,哪有心思再打?”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曹操現在忙於安撫百姓,哪裡還有空來想怎麼打我們?”
“連續兩年的征戰,曹操在前線耗儘了心力,如今敗績連連,你們說,魏國的人心會不會也跟著動搖?”劉禪一邊說,一邊環視群臣,眼神中滿是自信。
“內憂外患,戰敗連連,民心士氣不穩,曹操不定是手忙腳亂呢!”他輕蔑地一笑,“大哥,你難道還怕曹操來攻?”
他指向北方,聲音提高:“漢中之戰,我們大漢是贏家!曹操更應該心驚膽戰才是!”
“你們怎麼不問問,曹操他怕不怕?如果他不怕,又怎會敗走,將漢中輕易讓出?”劉禪的聲音在殿內回響,透著一種與他年齡不符的成熟。
劉封在一旁,麵色尷尬,想要反駁卻又找不到話頭,臉上的表情變幻莫測。
劉備在一旁滿意地看著,兒子的機智與膽識讓他心中驕傲,殿內一時安靜,隻聽見劉備的笑聲。
“好,好!”劉備拍案而起,“世子今日的諫言,條理清晰,就依你的意思,定都南鄭!”
一旁的劉封,卻像是咬了苦瓜,臉色鐵青,心裡暗罵,這劉禪又占了上風。
“大王英明,世子聰慧!”群臣見風使舵,誰也不願這時候觸黴頭,紛紛跟著誇讚。
正熱鬨著,一名斥候跌跌撞撞跑進來,滿臉喜色:“報!孟達將軍神勇,房陵郡輕取!”
殿內頓時一片歡騰,劉禪更是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哈哈,房陵已定,上庸、西城兩郡指日可待。”劉禪胸有成竹,一臉得意,“東三郡已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他一邊說,一邊揮舞著拳頭,仿佛已經看到了漢中與荊州連成一片的美景。
“漢中、荊州攜手,曹操那老兒再敗一陣,士氣必然低落。”他嘴角上揚,信心滿滿。
劉備聽得開懷大笑,連連點頭:“好,好,阿鬥這番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說著,他轉頭看向諸葛亮,眼中滿是感激:“孔明,阿鬥今日之才,你功不可沒,孤一定要好好謝謝你!”
這時,劉備的目光不禁在諸葛亮清瘦的身板上打量,隻見他眉宇間透著智慧,不禁暗歎:
此人有如漢中之玉,光彩奪目,教出阿鬥這樣的子弟,也是意料之中。
諸葛亮輕輕搖著羽扇,臉上掛著淡定的笑容,謙虛地回應:“主公謬讚,劉禪殿下天資聰穎,亮哪裡敢貪功。”
劉備聞言,輕輕搖頭,嘴角含笑:“你這家夥,總是要把功勞推給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