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正當壯年,大漢的河山還等著您去一統呢。”諸葛亮話鋒一轉,神情堅定。
劉備聞言朗聲大笑,緊握諸葛亮的手:“那就讓我們攜手共創未來!”
荊州尚未失守,關羽仍舊威震四方,劉備的勢力正如日中天,天下已然三分。
想到這最後一步的北伐,兩人眼中都閃過一絲光芒,堅信勝利最終會屬於他們。
“不過,曹操雄踞北方,實力不容小覷,大王還需多加小心。”
諸葛亮提醒道,對曹操的用兵之道頗為推崇。
劉備點了點頭,深以為然:“孔明說得對,孫權那小子不足為懼,曹操才是我真正的對手。”
言罷,他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仿佛已看到了未來的江山畫卷。
“曹操急功近利,我則以寬容待天下;他行暴政,我則以仁義服眾;他
狡詐多變,我則以忠誠為本。這反向行事,方能成大業!“劉備如此堅信,話語間透露著與曹操截然相反的行事哲學。
劉禪在府中收拾好禮品,準備踏上前往荊州的旅程。
“大姐,這一趟你跟不跟阿鬥一塊兒去呀?”他問道。
吳莧那寵溺的微笑如春風般溫暖,劉禪對她的敬重也由此而來。
每逢正式場合,劉禪總是不忘邀請吳莧。
儘管他知道她是否會同行還是未知數,但問一聲是禮數。
“阿鬥,你自個兒去吧。”吳莧從屋裡款步出來,輕聲回答:“我就不去了,還得打點行裝呢。”
她的眼眸中透出一絲不舍,那柔美的唇瓣微微動了動,似乎還有話未說。
劉禪知道,有吳莧在旁,荊州之行會便利許多。
“好吧。”劉禪揮了揮手,帶著黃皓向馬超府邸進發。
馬車軲轆軲轆地駛過,不久便抵達了馬府,隻見大門敞開,馬超已站在階下,滿臉堆笑地迎接。
劉禪急忙下車,幾步上前,深深行了一禮。
“侄兒見過左將軍,讓您久等了,實在不好意思。”
“哎呀,世子殿下太客氣了,是老夫來遲,還望殿下海涵。”
“哪裡哪裡。”劉禪連連擺手,“我還小,左將軍直呼阿鬥即可。”
“哈哈。”馬超笑聲中帶著一絲親近,“那老夫就鬥膽了,殿下稱我一聲叔父便是。”
馬超故意避免了直接喊劉禪的名字,心裡清楚彼此的情分還不夠深。
滿朝文武,能大大咧咧管劉禪叫阿鬥的,也就那麼幾個,劉備、諸葛亮、關張趙他們幾個。
其他人,哪怕是馬超這樣的勇將,黃忠、法正那樣的老臣,也沒那膽子隨便喊‘阿鬥’二字,不是地位不夠,而是這份親昵不是隨便就能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