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有錢人還是很多(2 / 2)

接下來正式開始拍賣,首先是慶國公主的三個小東西。

珍珠手鏈、平安金鎖、一個小簪子。

這些小飾品不管是富商還是大臣都明白,可不能亂拍,家裡有合適的小孩,就出手,沒有的,最好不要拍。

當然有些重臣可以,以後做禮物送出去。

三個小東西沒有拍多少錢,總計三萬貫。

但是這已經給後麵的拍賣定了調子,基本有數了。

再就是皇子、皇貴妃,還有宮裡拿出來的一些珍寶。

這些珍寶擱在現代,隨便一件都是價值連城。

可惜金人南下,這些珍寶大部分都被毀損了。

現在流落民間,搞不好,還真可能會流傳下去,也算是幸事。

皇後的6件物品拍了18萬貫,其中孟家出了10萬貫,有些東西怎麼能外流。

皇太妃的物品差點出了意外,雖然也是好東西,開始的時候有點冷場。

很多人不敢拍,主要是朱家人在京裡的幾乎沒了。

還是新任右藏庫的李楫應變能力快,馬上示意自家的一個親戚跳了出來。

最終,朱太妃的物品賣了15萬貫。

最後是向太後的物品,要說還是她的物品最貴重。

很多大臣都知道,這是體現忠心的時候,又是好東西,那還說什麼。

很快,僅僅是向太後的物品就拍出了35萬貫,太豐厚了。

半天時間,這次拍賣,共籌集了130多萬貫,可以說解決了一大半問題。

在拍賣會的影響下,京城富商的捐贈也開始了。

聽說皇上直接賜勳位,很多富商動心了。

久居京城的人都知道,沒有一點身份,出門都抬不起頭。

特彆是一些經常跟官府打交道的商人,這可是最難得的機會了。

半個月不到,先後有37人捐贈了萬貫以上的錢糧。

其中大部分被賜為朝散大夫、朝奉大夫。

也有一部分被賜為朝奉郎、承宣郎。

這次富商捐贈的錢糧到了恐怖的107萬貫。

也就是說,借助江淮水災,朝廷募集的錢糧總數已經超過了250萬貫,逆天了。

另外還有一個大意外,王家又來了,不但王茂盛來了,王茂盛的叔叔,王九成,王家身份最重的一個人親自來了。

王茂盛回去後,王家幾位宗老被趙傭的承諾震驚到了。

完全想不到,趙傭竟然願意在王家身上下這麼大的代價。

還有一點沒有想到,王茂盛到家的第二天,朝堂10萬擔鹽引送到了王家。

這是趙傭給王家50萬貫的對等報酬,就看王家的選擇。

哪裡還有選,趙傭姿態擺的,王家要是再不知怎麼辦,就等著滅族吧。

王家幾位宗老很快商討出來了結果,立即馬不停蹄的再次前往京城。

朝堂上,王家公開往戶部投送了50萬貫。

10萬擔鹽引,官價就是50萬貫,售賣何止。

王家哪裡會讓官家為這樣的小事操心,再拿50萬貫,對於王家啥都不算。

官鹽主要是太珍貴了,百姓購買都是限量,這個麵子足夠大。

他們哪裡知道,趙傭玩了一個小手段,已經派人去青塘了。

彆人不知道,趙傭知道,青塘那邊的鹽,隻要簡單加工一下,足夠中原百姓吃幾百年,上千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