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獻王,依然備受皇帝和朝堂的忌憚。
至於擊敗北匈大軍所獲得的功勞,自然都是主帥跟那一些人的,離獻王的名字,甚至不會出現在捷報上。
似乎這樣安排,他們就能夠抹除離獻王在這樣的戰事之中所存在的痕跡,以及立下的不世奇功。
可因為帶領長忠軍打勝仗,擊敗北匈大軍的真正統帥就是離獻王,在長忠軍裡邊,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這樣的真相,對離獻王所遭受到的不公待遇非常的不滿,非常的氣憤,對主帥跟監軍等人竊奪所有功勞的做法更是鄙夷,怨怒。
可離獻王府的情況非常糟糕,受到皇帝跟朝堂太多的忌憚了,長忠軍的將士,他們也無法對此做些什麼,隻能夠在隨著曆任離獻王打仗的時候,多殺一些敵人泄憤。
這樣的心境跟做法,愣是讓長忠軍變得更加的強悍無敵。
可也隻有在離獻王參與的戰事之中,長忠軍才能夠爆發出那樣強大的戰鬥力。
這一點,北匈那邊也非常清楚,一直都對離獻王府非常的忌憚,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畢竟,隻有離獻王,才是讓他們北匈勇士蒙羞的強大存在。
隻要沒有了離獻王這樣強悍的存在,那麼,北匈大軍完全可以橫掃大梁的軍隊。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的,北匈那邊也沒少動手腳。
饒是如此,有離獻王府在,北匈不敢輕易地犯境,黎北郡這裡還能夠繼續保持安穩,百姓也能夠活得下去。
朝堂方麵一直在抹掉離獻王府的功勞,但這麼多年過去了,百姓們心裡都門兒清,知道這裡頭的權勢紛爭,更知道是離獻王府一直在護著黎北郡,護著惲州的安全,都對離獻王府非常的敬重。
在沈筠婉的記憶中,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候,這一屆的離獻王周璋珹突然之間就暴斃了。
而且,周璋珹尚未成婚,沒有留下子嗣!
恰逢這個時候,北匈再次來犯,黎北郡跟惲州這裡的防線輕而易舉地就被攻破,戰火連天,惲州的百姓也遭了殃,生靈塗炭。
但朝堂的援軍遲遲未到,到了也難以抵擋北匈大軍,逼得皇帝不得不跟北匈割地求和,並且安排公主和親。
這一切,也正是大梁由盛轉衰,徹底陷入混亂的開始。
為了那一把皇位,為了除掉離獻王府,那些人也是什麼都不顧了,國土淪喪,百姓遭殃也都全然不在意。
想到了這一些,沈筠婉的臉色非常的不好看,也才決定要出手,趕緊救下李逍遙周璋珹,儘可能地避免那一些災禍再次發生。
她不想要摻和到皇帝跟離獻王府之間的權力爭奪,可她更不想看到惲州的百姓遭受戰禍,流離失所,不想要看到大梁陷入混亂,從此陷入不斷割地求和的屈辱之中。
她既然恰巧碰到了,也有能力做出改變,沈筠婉不想要錯過這一次改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