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初步的軍區劃分(2 / 2)

“陛下,當下政務的第一要點,是摸排全國的人口和土地。”王綰率先說道,“此事應從關中開始,然後逐一擴展到巴蜀,三晉。此為第一階段,以三年為期。”

“第一階段。”嬴政品味著這個詞,接著目光移動到了王翦的身上,“王將軍,你說六國複辟會在什麼時候爆發。”

“具體不知,但臣判斷,會很快。”王翦沒有拖遝,“光幕的出現已經讓他們無法潛伏到十五年以後了,如果給陛下十五年休養天下,那他們將再無任何複辟的機會。故而,舊齊,舊燕,舊楚三地必然是他們發動複辟叛亂的最好選擇,其中楚地的動亂可能會是最大的。而朝廷目下的著力點,應該是加強關中,巴蜀,還有三晉舊地的控製,特彆是三晉,應給以最快的速度將其徹底消化。”

“燕,齊,楚三地,封王鎮守能贏的機會大嗎?”

“臣不知,這要看他們能組織起大多的勢力。”王翦很坦誠,“臣認為,當下在軍事上的第一要務就是建立軍區,待軍區建立完畢後,我大秦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並有隨時能打出去的能力。由此,在配合地方的王國才能事半功倍。”

秦始皇點頭,所謂的分封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先不說這些王該怎麼分,就是地方的人才配套都是一個龐大的問題,更何況在地方還潛藏著大量對大秦不滿的勢力,真要是現在就毫無準備的把皇子派過去,那絕對是送死。

嬴政起身,來到大殿中央的天下堪輿圖前,伸出手,由北到南一路畫了下來,“晉陽,鄴城,東郡,滎陽,南陽。以晉陽,鄴城為核心設第二軍區。以東郡,滎陽為核心設第三軍區。以南陽郡為核心設第四軍區。第二軍區由王賁統帥,第三軍區由楊端和統帥,第四軍區由王翦統帥。”

三位將領紛紛起身,行禮受命。王賁曾經主導滅魏,滅燕,河南,山西,河北這一片戰場由他去鎮守完全沒有問題。同理,楊端和也參與了滅魏和滅趙,讓他鎮守河南一線可以很好的跟王賁形成配合。至於最難的楚地方麵,嬴政自然隻會交給自己最依仗的王翦。

“第一軍區還是在關中,函穀關一線,由內史騰統帥,李信副之。”

“諾!”二人都站了出來,接受命令。

嬴政沉默了片刻,然後看向了尉繚,“兵馬應該怎麼安排?”

“目前我大秦的兵力達六十萬之眾。”尉繚說出這個數字時,心裡也是忍不住咯噔一下,雖然說這六十萬的數字不是什麼脫產的職業軍隊,但哪怕是閒時耕地,戰時上陣也是真的夠這個國家吃一壺的。

秦始皇自然知道這個數字,曾經他對這個數字是感到無比驕傲的,現在聽來,這個數字也讓他無比的頭疼,“以四十歲為界,會裁汰掉多少?”

尉繚一頓,做了個深呼吸後,一字一頓地說道,“至少一半。”

這一回答讓一眾文武都感到了震驚。但細想下來也是理所應當,始皇帝用了十年的時間平定天下,秦國又以軍武立國,自然在軍隊裡積累了大量的老兵。他們是財富,是戰鬥力的核心,但有時候也是一種負擔。

“不止如此,大量的士兵年齡已經快接近四十歲了。”尉繚補充道。

秦始皇坐回到了自己的皇座上,一瞬間他覺得好累,但這種感覺隻是一刹那的,一個呼吸後,他就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分批次裁軍,先裁十萬,以年紀最大的兵卒為起點。”

“陛下,如何安置?”尉繚問道。

嬴政搖頭,“容朕緩思,先把名單和需要的賞賜花費列出來。”

“諾。”

“兵力分配,各位將軍商議一下,另外,至少要有十萬的冗餘給蒙恬帶領。”嬴政說道。

蒙恬起身應諾,他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北上和保皇。

王翦作為在場的軍功最高之人,在兵力部署上自然是第一個開口,“滎陽,東郡一線易守難攻,兵力布置在五萬足以。同時關中,函穀關一線設置第二層防線,同樣是五萬足以。晉陽,鄴城一線,十萬,南陽一線二十萬。”

秦始皇輕巧桌簷,“地方兵馬了?”

“重內輕外。”尉繚說道,“軍區之外,即燕地,齊地,楚地一帶在目下沒有藩王鎮守的情況下,以維持現狀為主。但各個要地,城池需要派遣忠貞之臣前往。”

“丞相,李斯,馮去疾,馮疾你們擬定一個名單出來。”

人拱手。

嬴政的這一係列命令,本質上就是已經認定了,地方隨時會出現叛亂,同時也做好了放棄燕地,齊地,甚至大半個楚地的打算。這樣的戰略預判是必須的,因為他需要為之後的政治清算做準備,就這件事上來說,沒有什麼比平叛更適合的借口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