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朱棣的天命所歸(2 / 2)

而此時被波及的文官集團們,紛紛心中羞怒,什麼叫幫倒忙!什麼叫色厲內荏!難道這天下是靠那些粗鄙的武夫來治理的嗎?

“好了,這就是朱棣起兵之後能勝利的曆史背景了,總結下來,朱棣能勝利的原因,一方麵是他個人能力的強悍,另一方麵也有朱允炆的極度無能,無知,還有無畏帶來的助攻。”

朱元璋也是搖頭一歎。

“朱棣具體打天下的細節其實沒什麼可說的,基本可以用天命所歸來概括吧。比如本來是被派來監視他的武將,選擇了投靠他,然後他隻靠八百人就輕鬆拿下被大軍包圍的北平;再比如滹沱河一戰,本來差點翻車的朱棣因一場大風的幫助瞬間抓住戰機,斬首六萬餘。最後整個過程下來,大敗宋忠,耿炳文,李景隆等,以直搗黃龍的覺悟順利拿下南京,的確可以說這天下就該由他來做。”蕭盼盼自我讚同地點了點頭,“您還有什麼其它想問的?”

天命所歸,朱棣本人喜歡這個說法。

“朱允炆時期的文臣都有誰?”朱元璋問道。

“很多了,比較突出的是三個人,黃子澄,齊泰,方孝孺。”蕭盼盼想了想,“前兩個算是典型的狗頭軍師,朱允炆手下的臥龍鳳雛。”

“啊~”正一起看光幕的諸葛亮和劉備都愣了一下,無數古人也都莫名其妙,這狗頭軍師怎麼又跟臥龍鳳雛混搭在了一起。

朱元璋也不解,立刻詢問緣由。

看見朱元璋的提問,蕭盼盼才恍然失笑,然後讓小三三調出了導致臥龍鳳雛這個詞變化的根源。

“這是一部電影裡的片段,男主角目前的壓力很大,需要人幫他分擔,於是他的手下為他尋來了一個大才!”蕭盼盼苦笑著解釋了一下背景,然後播放了這段不長的視頻。

當一眾古人們看見大聰明手持折扇閃亮登場後,他們瞬間意識到了這幫特彆無聊的後代子孫又準備給人亂取外號了。當看到莊強拍著胸脯來了一句,“多魚我得恭喜你,一下子就收獲了臥龍鳳雛,等我倆給你掙錢,咱們放禮花慶祝!”看完這一幕,所有古人都明白了,從此以後,臥龍鳳雛就成貶義詞了。

“回到正題。”蕭盼盼清了清嗓子,“作為典型的文官,他們並不懂軍事,對政治的認識也十分膚淺,以為讀了幾本古典名著就通曉了天下的道理,然後開始指手畫腳。更可笑的是,在國家大政上還鼓吹恢複井田製。當然,他們的這種腦殘想法並沒有實現,但他們成功讓朱允炆對江南地區的士紳地主進行了大量的稅負減免,一時間整個江南也是彈冠相慶。”

朱元璋想罵街,他忍不住瞪了一眼自己的好大兒,然後非常富有創造性的想讓他把朱允炆提前打死在牆上。這樣想還不夠,他甚至當即下旨,對黃子澄,齊泰二人永不錄用。

而被蕭盼盼點名的兩人,此時並沒有多少感覺,畢竟現在的黃子澄和齊泰都還不大,但他們的家人卻感到了無比的憂心和難受。憂心的原因自然是以後自己孩子的仕途要受影響了,難受的原因是,自家孩子好像真的有點傻。唯一讓他們感到安慰的是,孩子教育的不錯,沒有忘本,還知道讓新皇帝減稅,緩解鳳陽朱的暴政對他們這樣的大明良善百姓的傷害。

“至於方孝孺,算是封建時代衛道士的典範吧。”蕭盼盼若有所思的評價道,“這個人也沒有什麼大用,就是筆杆子好,外加嘴碎,寫了很多罵朱棣的檄文,本來朱棣是要用他的,就像曹操用陳琳一樣,但方孝孺不從,後來就跟著黃子澄,齊泰一起被滅族了。”

看到這一段,方孝孺本人差點沒暈死過去,他的老師宋濂立刻讓人扶住了他,還誇他有忠骨。

但方孝孺真正在意的是蕭盼盼的那句評語 ,沒什麼大用,就是筆杆子好。

“方孝孺之所以被我們後人記住,關鍵是他有一個被朱棣滅十族的說法。”

“啊!”方孝孺震驚了。

曆代古人都震驚了,包括朱棣本人。

“這個說法是存疑的。反正我個人認為是假的,根源還是大量建文遺臣對朱棣的抹黑。就像蒙元時代的官僚們永遠不會喜歡您一樣。反正他方孝孺是有後代的,而且還挺繁盛。”

朱元璋和朱棣,兩個不同時空的人,不約而同的在心底鄙視起了這幫酸腐文人。不過朱元璋這時反而有些欣賞這個臨死不屈的方孝孺了。

至於方孝孺本人,在聽到滅十族可能是假的後,才算是感到了一絲輕鬆,整個人虛脫地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接著,他的臉上閃過了愧疚,“老師,我非能臣。”

宋濂作為當世文臣之首,自然明白自己的徒弟為什麼會這麼說。“這世上,不是誰都能做諸葛武侯的,無需自責,專心治學便是。”

“那未來?”方孝孺依舊惶恐不安。

“未來更無需擔心,隻要太子無事,一切就都會無事。”宋濂注視著光幕裡的女子,“這個孩子,很欣賞太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