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錯過的海權和大明的豬狗(2 / 2)

一直在關注藩王政策的秦始皇當即也從自己的憤怒中調整了過來,集中起了注意力。

“因為您是藩王造反奪位,所以你天然的想要限製藩王。”蕭盼盼繼續著自己的口無遮攔,完全不顧人家朱棣的感受,“這種想法站在您的角度來說其實是正常的。但您的限製措施卻是非常糟糕的,一方麵您打破了您父親留下的藩王,邊將相互製衡的格局,同時又徹底的破壞了他製定的三條戰略防線。”

朱棣突然間覺得牙疼。

“另一方麵,您把所有的藩王都當成了豬養,將他們圈禁在了封地裡,讓他們不能參與任何國事和生產活動,同時為了安撫他們,就讓國家財政來供養他們,讓他們當個逍遙王爺。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這些藩王每天就乾一件事,生孩子,於是你們老朱家的宗室成員越來越龐大,大明朝廷用來供養宗室的開支也跟著水漲船高,最後自然成為了大明財政破產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棣皺眉,他的確是打算這樣做的,一來這樣可以保證諸王的安定,另一方麵又能平複他們心中的怨氣,但他沒想到這樣會導致大明的財政破產。

一眾朱棣時代的藩王們聽完了這段話,一時間情緒莫名,他們不想就這樣交出自己手上的兵馬,然後被當成豬養,但他們也知道自己不是朱棣的對手,真打起來恐怕連當下的安逸都沒有了。

而嬴政算是理解了之前蕭盼盼提議的藩王降等,和鼓勵他們自謀生路的方針政策了。

倒是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某種可能,某種讓自己的後代全麵掌控整個大明的可能。

“第三個失誤,遷都北京。”蕭盼盼思索著說道,“這個決策其實稱不上失誤,而是一種無奈。”

“為什麼?”朱棣立刻提問,這件事對他來說是不能有爭議的,是他必須去做的,所以他需要知道為什麼,他甚至已經開始思考,如何降低蕭盼盼說完這段話後所造成的影響。

“作為曾經的燕王,您的根基在北方,所以遷都北京是理所應當的。而且從平衡南北發展的角度來說,您遷都北京也有利於繼續實現南方對北方的轉移支付,促進北方的發展。想必不用我說,大明這個時代的精英們都應該知道,自宋之後,南北分裂的局麵已經事實上形成了,朱元璋,朱棣,包括後來的很多朱家帝王其實都在客觀上對南北分裂進行了粘合,特彆是洪武,永樂兩朝。”

朱棣點了點頭,蕭盼盼的這個說法也是他想遷都北京的原因之一。

但明朝時空下的大部分南方士子們,本能地反感蕭盼盼的這種說法。一幫臭外地的,還要靠我們養!真的應該單過!

“但有那麼多好處,為什麼還是算失誤了?“蕭盼盼繼續說道,”因為您的政治預期並沒有完全實現。首先是北京的安全問題,為了保證這一點,您進行了五次北伐,實現了長城以外近五十年的太平。但很遺憾,大明的五十年太平也是草原民族五十年的休養生息,於是在您死後的24年,您的重孫,大明第二代戰神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俘虜,20萬精銳大軍全軍覆沒,北京被圍,史稱土木堡之變。”

碰!的一聲,朱棣一拳砸在了身旁的茶幾上。

徐妙雲見狀登時心疼不已,立刻捧起自己丈夫的手檢查了起來。

朱元璋聽到這也是一陣惱怒,他之前還對自己的這個兒子有些改觀,現在知道了因為他亂改自己定下的國防政策,導致子孫被俘,頓時間就氣不打一處來。

宋朝的恥辱他很清楚,他沒想到自己的子孫也要經曆一次。

“咱是怎麼教的,咱的話你們不聽,最後一定就是這樣!”他嚴厲地對自己的幾個兒子們教育道。

“沒有防禦縱深的北京在之後多次被草原異族入侵,包圍。”蕭盼盼平靜地說道,“之前也說了,明朝在您之後逐漸變成了一個大號的弱宋,所以在這樣的局麵下,您的後代無能為力。不僅如此,到了明中後期時還出現了邊將畸形做大的局麵。”

“畸形做大是什麼意思?”朱棣不理解這個怪異的詞,所以問了出來。

“第一個表現是養寇自重。”蕭盼盼解釋道,“後來竊取天下的滿清,其第一代首領努爾哈赤就是大明遼東總兵,寧遠伯李成梁養的一條狗。”

張居正的筆掉了,李成梁手裡的酒杯摔了。

而聽到這個轉述的滿清皇帝們想罵街,哪有這樣揭人老底的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