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朝遷都的問題,蕭盼盼的確看過很多分析,其中最多的一種就是明朝在遷都北京後,客觀上導致了朝廷對海貿的放棄,放棄海貿的根源則在於朝廷對南方地區控製的減弱。
這種充滿遺憾的說法,主要來源於那錯過的大航海時代。
但每每想到這,蕭盼盼也無不歎息,因為在正常的曆史當中,古人沒有辦法開天眼,更不可能預知未來,更何況還有農耕文明自給自足的經濟特征擺在那。
“您的根基在北平,所以必然是要遷都的。”蕭盼盼一邊思考一邊說著,“我們一件一件的來,先說第一個問題,地緣安全隱患。”
朱棣把目光聚集到了光幕展現的地圖上。
“之前已經說過了,直麵草原第一線的北平是沒有戰略縱深的。既然如此,您就必須自己去創造出一個戰略縱深來。”
“秦,晉棣呢喃道,接著目光敏銳的鎖定在了遼東的位置。
“中原王朝曆來的國防重心都是防北,為什麼,因為草原政權不管被打垮了多少次,他們都能換個名字死灰複燃。根源在於三個要點,遼東,西域,還有西伯利亞。”
看著光幕地圖用不同顏色分出的三個區域,朱棣震驚了,他不是震驚於遼東和西域,他震驚的是西伯利亞,原來極寒的北邊還有這麼大的一片土地。
“在沙俄帝國成立之前,草原政權其實在西北方向有著巨大的生存空間。每一次他們被打垮後,就會向西北方向遠遁,然後通過在那一片地區的燒殺搶掠重新恢複力量,最後再轉過頭來對付中原王朝。”
蕭盼盼的這番話讓朱棣想到了那個人。
“所以,漢唐兩代都必須控製西域,這是國防安全的必要。”蕭盼盼頓了頓,“但到了明代,對西域的控製是越來越弱的,當然主要的原因在於那裡的貧瘠,長期在西北地區維持一支戰力的花費,對於貧窮的大明朝廷來說實在太重了。”
更像一個軍事統帥的朱棣知道,養這樣一支駐守遠方的常備軍需要花多少錢。不過最讓他感到刺耳的是那句評價,貧窮的大明朝廷。
“接著是遼東,你們看了農業紀錄片就必然知道,那裡有肥沃廣袤的黑土地,雖然現在沒有開發出來,但也足夠當地靠漁獵為生的部落活下去。一旦這些部落被某個強人所整合,大明東北方向將永無寧日。”
朱棣握緊了拳頭。
“其實在原來的曆史發展中,大明對遼東的政策還是很有用的,哪怕李成梁在養寇自重,但也基本上穩定了那一代的各個部落。最後那裡崩潰的根源,還是在於大明朝廷自己的潰爛,導致邊軍和朝廷離心離德,失去了該有的作戰能力。”
張居正將寫好的兩封信交給了親信,一封信會送到戚繼光的手上,問詢他是否願意回來提督京營。一封會送到李成梁的手上,告訴他朝廷認可他的做法。
“所以,遼東的大開發對大明來說是迫在眉睫的事,也是一個必須被定性為百年大計的事。”
對於蕭盼盼的這個提議,朱棣何嘗不想去做呢?他在看完農業紀錄片後,就已經思考過移民計劃了,可是移了也沒有用。歎了口氣後,他無奈回複道,“那邊太冷了。”
蕭盼盼點了點頭,她知道朱棣的意思,然後開始在電腦裡搜索相關的耐旱作物信息。
“目前我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引進良種,除了之前提到的土豆和玉米之外,還有黑麥。黑麥是小粒穀物中抗寒最強的農作物。”蕭盼盼讓小三三調出了黑麥的相關資料和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