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是當下世界上最強的國家,也是我們國家最大的敵人。”蕭盼盼無奈地說道。“為了圍堵我們的發展和崛起,他們在我國的海岸線上布置了三條島鏈,目的就是把我們這個國家困死在陸地上。”
“而這第一條島鏈,本該是我們這個民族在海洋上的內海和第一道屏障。但您的不征之國,從某種程度上讓它們變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枷鎖。”
朱元璋眉頭緊皺。
“當然,把這個結果倒扣到您的頭上顯然是不公正的。”蕭盼盼解釋道,“曆史局限和地理局限不是人力能改變的。哪怕強如您兒子朱棣也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殖民,不是嗎?”
朱元璋拿過來了文吏記錄下的國家名單,審視著不征之國這四個字。
“我之前已經給朱棣先生說過了封藩海外的事情,根源就是為了控製島鏈,讓海外的藩王真正成為大陸的海權屏障。”
蕭盼盼頓了頓,“另外,我也說過了,海外有大量的資源可以反哺大陸。你不去拿,彆人就會去拿。彆人拿了,就一定會壯大自己,然後提著刀來搶你手上的資源。所以,請不要放棄海權。”
此時所有被連接到的人,更是越發期待私信的開通了。
“第四個失誤,徹底鎖死的社會流動性。”蕭盼盼想了想,“這一點不算是您的失誤,應該說是農業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畢竟曆朝曆代都在用各種政策,想方設法的把人口固定在土地上。農業的發展需要社會的穩定,特彆是勞動力對土地的依附,這其實也算是對於周禮製度的一種追求。”
朱元璋認真的點頭,這就是他想要的社會。
“可是之前已經說過了,社會的發展是有其自身規律的。您強製的鎖死人口流動,導致的結果就是整個社會進入死水狀態,沒有了發展前進的動力。”
“一開始這種設計還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畢竟有地多人少的基礎情況擺在那,這樣的設計是有利於休養生息的。但幾十年後,這個基礎條件將會消失,大量的自耕農會變成佃農,甚至奴隸。而多餘的人口會因為找不到出路變成不安定因素。請記住,流民不是靠路引和路卡就能攔住的。”
說到這裡,蕭盼盼自己突然一愣,她悟了。
“原來這就是您的打算啊!”蕭盼盼扶額苦笑起來,“您居然想人為的再製造一個周王朝出來!”
朱元璋神色緊張地看著光幕。
“難怪您會對江南地區采取那樣的政策,難怪那兩個案子的牽連如此巨大,難怪您會堅定的推行海禁,難怪您會對自己設計的軍戶製度這麼驕傲!”
朱元璋的臉因為蕭盼盼的話變得一陣黑,一陣白。
他連忙抬手在麵板上寫道,“不要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