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讓人感到困惑的印度(2 / 2)

“這是教員的話,哦,對了,尼赫魯就是當時的印度總理。”

這段話,讓古人們想到了那句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

“印度當時出動的是自己的王牌部隊,是他們的爸爸英國訓練出來的。”蕭盼盼搖頭,眼中依舊充滿了不解,“第一戰,隻用了兩個小時就打完了。當時的前線指揮員張國華將軍隻能笑著說道,這麼容易取得的勝利,我當兵33年還是頭一次。”

“短短幾天後,我軍的邊防部隊就全殲了印軍精銳第7旅,而且最神奇的是,這場戰爭中還出現了三人攻占敵人兩個炮兵陣地,擊斃敵一,二級準尉官兵,繳獲七門火炮,四台汽車的神奇操作。”

光幕裡出現了一張照片,三名拿槍的戰士昂首挺立,在他們的下麵配了一行字,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看著這樣一行字,李世民著實忍俊不禁。嬴政,劉徹,朱元璋,朱棣等人一邊笑,一邊不解,就這水平還想著打仗?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內,我軍就肅清了入侵我國的印軍,全殲印軍3個旅,另殲滅五個旅各一部,總計8900餘人。尼赫魯因此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然後我國就停止了攻勢,重申通過談判解決中印邊界問題。”

諸葛亮看了一眼自己寫下的第三世界四個字,他理解這位偉人的選擇,如果換做是自己也會這麼做。

“然後神奇的一幕又發生了,尼赫魯拒絕談判,並表示要把敵人消滅在印度境內,並動員了三萬人再次向中國發起了進攻。”蕭盼盼撓頭,“結局不用贅述,我軍在東線爆錘了印軍的四個旅,在西線徹底掃清了印軍的所有據點。”

想不明白,完全想不明白,這個姓尼的是傻子吧。一眾帝王將相感歎道。

蕭盼盼調整一下坐姿,“這場戰爭的勝利被教員稱為軍事政治仗。此戰之後,中國贏得了所有渴望和平發展的國家的讚揚和歡迎,徹底樹立起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並真正成為了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者。”

“美國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對此評論道,誰想跟中國陸軍打仗一定有病。英國媒體表示,美國都沒在朝鮮獲勝,印度就更是癡人說夢。”

“對了,這位麥克阿瑟就是我們立國之戰時,打的聯合國國軍指揮官。”蕭盼盼補充道。

聽完這段描述,李世民等人算是理解了這個國家為什麼會被稱為奇葩了。

“其實印度第二階戰役的膨脹是有跡可循的,還記得我講的冷戰背景嗎?我軍自衛反擊戰發動時,正好是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的關鍵時刻。”

光幕裡出現相應的對峙圖示,“當時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蘇聯為了扳回一城在古巴部署了導彈,然後被美國發現,在68個空軍中隊和8艘航空母艦護衛下,由90艘軍艦組成的美國龐大艦隊,實施了對古巴的海上封鎖。”

這組數據驚呆了古人,讓他們對當時中國的弱勢有了最直觀的認識。

“這場對峙是人類離核戰爭最近的一次。”蕭盼盼說道,“在美蘇雙方的對峙下,教員抓住了一次短暫的窗口期。要知道,這場對峙剛一結束,美蘇雙方就一起開始壓製中國了。蘇聯方麵給了印度十五個師的裝備,甚至不允許中國反擊,指責我們才是霸權主義。”

“美國方麵更是煽動西方輿論,將我國的自衛反擊汙蔑成對外擴張,並以此為借口向印度提供了大量的裝備。”蕭盼盼無奈的一歎,“這一仗其實是有遺憾的,大雪封山,後勤乏力,還有國際環境都讓我們不得不放棄了一些利益。”

“總之,當時的解決方案已經是最優解了,而且因此提升的國際影響力也為後來我國的外交重大勝利奠定了又一塊重要的基石。”

一眾雄才大略的皇帝看著光幕上的美蘇兩國,心中都在思考,如果是自己,該怎麼突破這樣的重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