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完善軍隊建設的最後一塊拚圖(2 / 2)

趙匡胤莫名激動了起來,他要的就是這個東西。

但其餘時代的皇帝也是一愣,隨即想到這和監軍有什麼區彆嗎?無數的宋明士大夫也笑了,就這?

“這不是你們認知的監軍。”蕭盼盼再次預判到了他們的預判。

“進入軍隊的進士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進士。是真正符合這個時期社會變革狀態的進士,這樣的進士怎麼培養我之後會說,現在先講軍隊。”

趙匡胤點頭,無數的皇帝現在也更好奇蕭盼盼會說出什麼樣的軍隊管理辦法。

“進入軍隊的進士,在平時和主管將領構成一個共同領導機製。其主要工作是告訴軍隊的士兵為什麼打仗,傳達朝廷的國策方針,提升軍隊的政治素質。”

“其次是保證軍隊內的穩定和團結,處理軍隊中的各種內部矛盾和糾紛。在具體的訓練,作戰時負責保證朝廷的政治意圖得到有效的執行。”

“再次,入軍進士有組織任命權,即軍隊將領的升遷入軍進士是有發言權的。”

“最後,是加強文化學習。彆忘了,國稅局的人得從軍隊裡出。”

聽完這段描述,趙匡胤本能的感到頭皮發麻。因為這樣一來,這個入軍的進士不就能指揮軍隊了嗎?甚至可以和那個和他搞共同領導的將領一起造反。一個武將配一個文官,這就是先天的造反聖體。

看見趙匡胤發來的擔憂,蕭盼盼是真的無語。

“軍榮院,軍校,軍銜這三個東西你是準備不要了對吧。再說了,想造反哪有這麼容易,後勤和物資供應在不在你的手上,更何況這個進士配將軍的合作又不是長期的,是會定期輪換的。”

趙匡胤想了想,的確這樣配套下來造反的內在驅動力會被降低。

“接著就是所謂軍不識將,將不識軍的政策,這本質上就是矯枉過正了。在明朝時,洪武皇帝的方法是弄了一個五軍都督府,讓五個都督府分管天下的軍隊,接著他把調兵的權力給了兵部。”

這樣的製衡方式,各時代的帝王自然都是覺得可行的。朱元璋聽罷也覺得可以加速推進這種改革了。

“但光是這兩點還不夠。”蕭盼盼再次閃了一下眾人的腰,“給你們一個迭代升級的新思路,將兵部或者說樞密院拆分,進行明確的分工。根據職能設置參謀,作戰,後勤,訓練,裝備,軍法,思想建設,軍榮院等多個部門,讓它們既獨立又相互合作。”

“到戰時各部門共同進行聯席會議,參與到最高軍事決策中來,由皇帝這位唯一的三軍元帥進行統一管理。這個聯席會議的人選可以由皇帝自行擴編,一些大臣也可以加入其中。”

這樣分下來好像的確不錯,就是有點繁雜了,應該還有補丁吧。一些皇帝思考著。

“接著是地方征戰和訓練的分工。開戰時設立臨時指揮機構,其本身不下轄任何作戰部隊。為了保證指揮效率,各軍區主將、進士進入指揮機構,參與戰區的指揮決策。”

“至於之前提到過無數次的軍區,主要工作就是負責日常訓練,地區防務。當然,在戰時,負責前線指揮的自然有中下級的軍區將領,但其所有指揮動作必須圍繞戰區下達的任務來執行。”

蕭盼盼頓了頓,“也就是說,戰區是戰爭時,樞密院和軍區之間的聯係。而入軍的進士和軍校畢業的一線將領,是皇帝掌握軍隊的抓手,而軍榮院是皇帝控製整個軍隊的根基。”

一眾皇帝也是在這時,算是徹底把蕭盼盼之前提的各種軍事改革意見給串起來了。

“對了,軍區將領定期輪換這種事應該不用我強調吧。同時,軍事訓練上,可以采取統一的方法,我這裡有各種軍事訓練手冊,到時候我發給你們。有了統一的訓練,軍隊的戰鬥力也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每次聽到蕭盼盼可以隨隨便便就找到各種跟軍事有關的書籍,教程,各時空的古人就會紛紛感歎這個無比神奇的未來,真的是什麼都不怕啊。

“這個機製一旦運作成熟,你們皇帝將最大程度的掌握住軍隊。”

這下朱棣大腦裡的軍改方向已經算是被徹底完善了,現在就差這個進士入軍了,這東西到底該怎麼運作,他非常想知道,蕭盼盼也很快滿足了他的這份求知欲。

“講完軍隊,接下來就是另一個配合的關鍵,進士入軍。改造進士的起點就是改造科舉製度本身,這件事讓您這位處在時代變局第一線的宋太祖去做,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