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契丹的叛亂,武周中樞的政要們心思各異,態度各不相同。
退朝之後,狄仁傑麵帶憂慮,有些神思不寧地往鳳閣而去,準備處理手上的政務。
張柬之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懷英兄,請慢行!”
狄仁傑聞聲回首,二人也不做避諱,隨即並肩而行,談起營州的戰事。
張柬之的語氣中難掩焦慮:“懷英兄,皇帝此舉是何用意?既然說軍情如火,就該立刻擇一良將,提兵北上,怎麼會突然退朝呢?”
狄仁傑頂著便便大腹,笑著安撫道:“柬之不必過於著急,朝廷大軍又不能飛到營州平叛,誤不了大局。營州之事處處透著詭異,我先前在朝上所言絕非危言聳聽,陛下謹慎一些也是好事。”
張柬之歎了口氣道:“契丹人縱有幾分麻煩,不為心腹之患,我隻是擔心陛下會遷怒到太子。”
狄仁傑聞言,神色一凜,沉聲道:“是啊,不光是太子。賊人反周複唐的口號一出,陛下必定大加警惕,在將領的任命範圍難免小了很多,許多宿將陛下未必肯用。”
“如果是無意倒也罷了,如果是有意為之,這樣一個口號,正打在朝廷的三寸上,契丹內部有能人啊!”
張柬之點了點頭道:“今日武三思上躥下跳,我看他請命出征倒不像是說空話逢迎皇帝,反而是有幾分真意。”
狄仁傑露出了不屑的笑容:“武三思前些日子遭了陛下訓斥,此時覺得契丹人容易對付,自然想上戰場撈取軍功,重新取得陛下的信任,也好繼續圖謀太子之位。”
張柬之聞言,麵色一沉,手指輕輕摩挲著胡須,語氣堅定:“既然如此,不可使其如願!”
狄仁傑輕輕搖頭,目光深邃道:“恐怕不易。契丹打著恢複李唐的旗子反叛,陛下此番定會重用武姓宗室,以穩固大局。”
張柬之眉頭皺得越發緊,他知道狄仁傑說得有道理,武則天真有可能這麼乾。
他斬釘截鐵地道:“那也得據理力爭,武三思這些人掛個名,在後方督軍,轉運糧草也就算了,絕不能讓他們臨敵指揮大軍。”
狄仁傑聞言,深以為然,點頭讚許道:“柬之所言極合我意。如此一來,前敵將領更得仔細斟酌。”
“要用沙場宿將,有威望,有資曆,又可靠的人。”張柬之暗指應挑選親近太子的李唐老臣。
狄仁傑補充道:“還需對契丹之地了如指掌,熟諳軍情,更重要的是,必須深得陛下信任。”
張柬之不假思索地提議道:“左豹韜衛大將軍李多祚,此人如何?”
狄仁傑略一思索,撫須讚同:“嗯,李將軍是靺鞨人,曾率兵平定過黑水靺鞨和室韋的叛亂,熟悉那北地的地理、軍情。”
“而且他掌握禁軍多年,深得陛下信賴,資曆,威望兼備,確實是領兵征討契丹的上上之選。”
張柬之麵露滿意之色,笑道:“那就這麼說定了,我立刻去找李多祚詳談,將你我二人的心思告訴他,請他力爭征討契丹的主將之位!”
言罷,張柬之拱手告退。他和李多祚關係非同尋常,前些日子武則天病重,二人已經私下聯係過很多次了。
狄仁傑目送張柬之走遠,心中充滿了疑慮。
武三思這種幸進小人視契丹叛亂為立功之機會,而武則天和張柬之的關注點更多放在契丹人“複唐”的口號上。
所有人都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契丹的實力,忽略了叛亂本身,似乎覺得契丹反手可平,上下一股浮躁之氣,令人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