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名叫茴香,三歲起就在嫦月殿伺候,比她還要小兩歲。去年她趁夜出宮,心知遠行無車馬護衛,便沒有帶上茴香。
茴香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朝李意清露出一個笑:“殿下一路風塵,奴婢去給殿下燒水。”
李意清笑道:“不急於一時。”
可是茴香怕留在殿內失態,匆匆忙忙就跑了出去。
嫦月殿伺候的人少,現下洛石和茴香都不在,偌大的宮殿顯得有幾分冷清。
李意清還沒有細看宮殿的變化,皇後身邊的掌事姑姑就帶著一大片人浩浩蕩蕩來了。
“殿下,之前伺候您的人有些年歲到了已經出宮,還有些被重新分配了差事,皇後娘娘擔心你人手不足,特意撥了四個宮女和四個小黃門。”
李意清順掌事姑姑的聲音一一望去,對八個人有了基礎的印象。
“這是茗禾,廚藝上佳,彆看年歲小,已經在禦膳房學了十年了,旁邊站著的是蘭澈,會的時興發髻多。”
掌事姑姑著重點了站在前排的兩個姑娘。
兩人被點到名,立即朝著李意清福了福身子。
“還有這一位,毓心,在娘娘身邊伺候三年了,很是穩妥,是這批宮女裡唯一一位二等宮女。”
“人我就收下了,”李意清微笑著點頭,知道這是皇後提前在為出宮開公主府做準備,並未多加推辭,“等我收拾妥當,再去向母後謝恩。”
掌事姑姑事情辦妥,並未久留。
李意清看著站在殿內的八個人,嘴角揚起一抹笑,“你們是母後送給本殿的人,我自然是都放心的,日後隨我去了公主府,都是能獨當一麵的。”
能被皇後選中,幾人自然都有本事。
而且撥來伺候公主,不必摻和宮廷瑣事,隻需要照顧好公主和未來的駙馬,便能順風順水過下去。
幾人心裡門清,聽了李意清的話,紛紛笑著謝恩,領了活計就忙去了。
毓心被李意清留下了殿內伺候,嫦月殿之前一直是她的乳母瀾嬤嬤主事,年前瀾嬤嬤告老,回益州老家養老去了。而茴香年紀尚小,皇後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特意指了毓心過來。
匆匆趕了一天路,李意清處理完事情,便一陣困意上湧,毓心靜靜站在一側,見李意清抬手揉著額頭,上前道:“奴婢在太醫院學過幾手,殿下可要試試?”
李意清默許了。
茴香燒好水進來時,李意清剛好睜開眼睛,沐浴完後,天色已然漆黑一片。
李意清吩咐茴香點燈,取出在宣歙一代采買的筆墨,攤開八尺長的畫布。
她一邊添水磨墨,抽空瞧了一眼窗外。
“看動靜,宴席已散。”
“戌時一刻,宮門還差三刻鐘就落鎖了。”茴香點完燈,走到李意清身邊,看著畫布上初具雛形的山河圖。
見她過來,李意清停下手中動作,自然而然將墨條遞給她,拿起潤過的筆,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作畫。
“殿下,元公子派人送了一個錦囊。”
宮女站在殿外,恭聲道。
“元公子……”茴香磨墨的手一頓,忍不住看向垂眸專注,似乎沒有聽到的李意清,“殿下?”
“稍候,”李意清麵色如常,似乎並未受到影響,不慌不忙將手上最後幾筆畫完,將擱下筆,拿起帕子擦了擦手,“呈上來。”
宮女立刻將錦囊遞給李意清。
錦囊入手,一陣雨後青竹的氣息緩緩傳出,李意清捏了捏,察覺到其中夾著的紙張,打開了錦囊。
在打開紙張時,李意清設想過警告、抵抗甚至是求和。
卻沒想過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