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許久沒有過大事了,上次平均教攻擊皇朝,在京城鬨得沸沸揚揚。最終皇帝下旨,由太子出麵理政而結束。而這次發生了大火,就不知道究竟會如何了。
畢竟城裡的民眾,不少人平時可以依托北倉過活找食,尤其是住在北門這邊的平民百姓。而城外的那些流民,雖然不能正當進城來,可是偶爾也能有一些機會。
因為北倉的物資,不時需要發送進城,甚至是調整物資儲存的年份,這是曆代大倉的一些特點。要知道隋末天下大亂,瓦崗軍開啟朝廷的糧倉,可是足足發散物資一個月。可以想象到這些大倉的重要,和物資豐富的程度了。
而如今錦官城裡需要運輸物資,城裡出力的民眾不夠的話,總會出城找一些有體力的,可以幫忙出力乾活的流民。這些流民所得極少,但是隻要得到一兩分口糧,他們也可以養活好幾個家人,所以大家焦急的程度顯然更甚。
這個時候城裡有不少人,都知道是北倉起大火了,大家都湧上了街頭十分著急。因為這個時候天色剛剛暗下來,城外的人進不來,城裡的人也出不去,大家隻能遠遠的看到這個方向。
很多人此刻心裡雖然不敢肯定,是北倉那邊起火,可是感覺到那直透雲霄的大火,還是讓人心裡發慌。
要知道錦官城的北倉大營,可是一個京城附近比較特殊的地方,那可是有著禁軍重兵北營把守的。彆說常人根本無法靠近,就是有這心思北營那邊一關也難過的。
所以此時想到這件事情的人,想到那戒備森嚴的北營,居然會發生如此巨大的火災,事情一定不是那麼簡單了。一時間整個京城裡,似乎透露出一股怪異的氣氛。雖然沒有顯露出來其中的門道,卻也令人感覺到了壓抑。
不說如今在錦官城裡,還有多少蜀中當天的各級官員。那些五品以上重要的人物,幾乎便是一網打儘了。即使有些閒人依舊在位,也是被平均教的人安排著監視,所以沒有得到平均教的指示,這些人根本就不會行動。
這邊孟衛巍本來也是受到監視的,就是那個新上任的縣尉。可惜他已經被孫利民的人殺了,而孟衛巍自己如今狀況也不好。
這邊首先收到信息的各家大戶大家,紛紛派出家丁前去探查,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畢竟此前不久剛剛發生了皇宮之火,如今在北營北倉再發生大火,不知道將又有多少人要人頭落地了。
這些人的嗅覺還是很靈敏的,這種敏銳的知覺決定了生存,或者希望能不能從其中獲得一些利益。他們自然不知道聚賓樓這邊發生的事情,不管錦官城到底是誰做主,他們隻會為了自己存在而活。
這個世界上的人,隻要是為了利益,可能每個地方都一樣。
想到北倉大營裡的物資和囤積,許多人都望著大火扼腕興歎,卻也沒有半分的辦法。
倒不是說沒有人去救火,而是許多人都想去救火。首先便是北邊城門負責的守軍肯定鎖門,加上在發生大火之後,城裡的巡城官陸續的接到傳令之後,馬上帶動巡城的團練隊伍,在城裡傳令下去,嚴禁百姓騷亂和前去支援。
至於每條街道上的更夫,更是挨家挨戶的呐喊敲鑼,號召大家都守在家裡,不可異動。
這一切似乎顯得有些詭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