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江山在,
繁華古帝都。
亂來城不守,
戰後地多蕪。
寒日隨潮落,
歸帆與鳥孤。
興亡多少事,
回首一長籲。
這首詩乃是靈溪先生所寫,先生信州永豐人,為當代著名的詩人。靈溪先生字有道,晚年酷信道家,也是當代有名的長壽之人。於前唐乾寧二年中得進士,七年之後授職校書郎,曾經和當代有名的幾個大家羅隱、方乾、貫休唱和。
在被授職校書郎之後,多次隨軍出塞抵禦外敵,寫下了許多的邊塞詩歌。當然,這些詩歌大多數都是反應邊塞生活,和一些激勵士氣的上乘佳作。其中征戍之情,深切動人之餘,不泛有對士卒軍旅之勞,戰爭慘烈景象的描述。
後人評論不但體現的氣勢豪邁,而且風情色彩濃烈,音調鏗鏘有力。尤其留給世人有《靈溪集》七卷,其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那句有名的:一寸光陰一寸金!
如今靈溪先生已經去世有快兩年了,不過這首表現金陵的詩句,卻常自令人發省!
在這個帶著紅蓮的女子,身形消失不到十息的時間裡,就在這處她剛剛棲身的所在,之間兩個負劍的麻衣道士,憑空出現在這裡。而且看著像是旋風一般,雖然也衣炔飄飄,卻沒有帶起水花。
兩個人雙雙站在屋頂,看著身形飄逸的姿態,雖然不如剛剛那個白裙紅蓮女子鬼魅,卻也是快捷的令人驚歎。這兩個道士也頭戴竹笠,背負長劍負手背立屋頂,雙眼如電四處張望,一對耳朵無聲自動的捕捉著聲音尋找。
看兩個人的情形,似乎就是為了尋找,剛剛消失的那個女子。或許是感覺到了什麼,兩個人四處張望了一會兒,顯然也是沒有絲毫的線索。此刻站在樓閣頂上,身影猶如兩隻雨中的蒼鷹,看去令人有些生畏和仰望。
“咦!果然有人來過!”忽然其中一個留著黑須的道士,似乎輕輕咦了聲,目光瞬間緊緊的看著了某處。
那裡正是剛剛被白裙紅蓮女子,腳下暗勁震碎那段屋脊瓦片的地方,此刻那碎粉一般的地方,正不斷被天上紛紛的雨水衝刷。因為屋脊瓦片已經變成了碎粉,被雨水一澆便衝刷開來,順著四下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