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修行密辛(1 / 2)

五代夢 寶慶十三郎 3105 字 2024-03-24

.,

!!!

茅山枝葉眾多,但是以上清門下為主,至於上清門下有多少支係傳承,就沒有人去一一統計了。龍虎山乃是張氏正一教嫡傳,天下為此一家,當真是如假包換。至於閣皂山的原始教,乃是承襲於道門靈寶道派始祖葛玄,後來的葛洪發揚光大,形成了道門有名的葛家道。

這個時代,葛家道還遠遠不如上清和正一,它所有名的倒是如今在南唐有所基業的神藥門,據說完全承襲了閣皂山道門要術。

南鋒翰對這些倒不是在意,因為嚴格說來,他們遷居海外極樂島的這一支,當初也還是上清門下。也不知道過了多少代,早已經被排斥了在正道之外了。

倒是佛家宗派眾多,自漢傳以來至前朝唐時,已經形成了八大宗派。有三論宗(法性宗)、法相宗(瑜伽宗)、天台宗、華嚴宗(賢首宗)、禪宗、淨土宗、律宗、真言宗(密宗),這就是中土常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佛法本是一味,修行者眾多,由於每個接受者的理解程度不一樣的原因,還有加上生存的時代不同,生活的環境差異的不同,自然對於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完全不同了。

後人有偈來慨括佛門宗派的區彆: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佛門的分派立宗南鋒翰深有所知,卻是隻有禪宗最後能夠興盛不衰。佛家雖然不礙外物,畢竟還是需要在人間傳法。倒隻有南傳禪宗一門,在前朝唐末高僧輩出。

這居於韶州雲門的文偃大師,乃是當代不世出的得道高僧,據說生前曾經數求法門於天下,最後得道成為名揚域內的羅漢,最終在嶺南韶州布道。

因為被南漢朝廷高祖皇帝劉岩尊為了匡真羅漢,文偃大師和他師傅知聖羅漢如敏大師合稱禪門雙聖。也成為自唐末以來,佛門最負盛名的大宗師之一。

這個文偃大師最初參訪睦州道蹤大師,被人尊為陳尊宿的道蹤大師出身名門,師從南嶽馬祖道一座下黃陂希運大師,是南傳禪宗的真正衣缽所在。

道蹤大師在禪門曆史上乃是得道高僧,佛家多有佛偈傳世。文偃大師在他手下開悟證道,被他引申為佛門奇才。自後又推薦他去拜見雪峰義存大師,這又是一個佛門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位大德。

文偃大師在道蹤大師手下證道,卻是在雪峰義存大師手下得道,此後成立了雲門宗,所布也是雪峰思想,倒是在佛教史上值得人深思。因為他後來更先後參道於越州的乾峰大師,靈樹如敏大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