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就任西北招討使的昭令一下,朝廷就近快速的調集了幾萬兵力,潘崇徹對軍隊還是很了解的,知道這些人的戰鬥力實在是不會怎麼樣。但是結合本來就駐紮在邊境的戍邊將士,準備著進行劉繼興的推進計劃,老兵帶著新丁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吧!而且劉繼興更是下了密令,如果有泄露國家機密者一律以叛國處理。
潘崇徹雖然不知道劉繼興的用意,但是當時劉繼興轉達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利用周唐兩國戰爭之機無法南顧,大漢的軍隊想辦法整體往昔日楚國邊境推進。
劉繼興自然希望可以推進到楚地衡州,或者是南唐境內。潘崇徹沒有太樂觀,但是不得不執行這個計劃。
接著潘崇徹便發現了劉繼興弄的這個密黨的好處了,無論在哪裡都可以獲取當地的第一手資料,真正達到了料敵先機的程度。如果不是劉繼興一再軍令約束,潘崇徹都有把握朝邊境推進幾百裡。於是克製下現在唐國邊境推進最低一百裡,先建立軍事防禦基地或者軍寨。
這次行動劉繼興確實沒有派出監軍同行,這在曆次軍事行動裡是首次。但是劉繼興派出了十名隨軍參謀給潘崇徹使用,開始潘崇徹以為是變相的監軍使,但是劉繼興親自對自己說了這十個隨軍參謀的作用後,潘崇徹釋然了。
所謂的隨軍參謀都是有著不錯體質的國子監短訓學子,他們中甚至有人被劉繼興親自培訓過,而劉繼興的培訓資料就是後世的部隊政委那一套,當然還加入了文工團和宣傳部的作用。
這些隨軍參謀他們不參與行軍出征計劃的部署,隻負責鼓勵戰士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皇家的效忠,還可以監督各級將領的忠誠度,甚至在沒有損失的情況下投入幾個參加戰鬥,鍛煉以後成為將軍的可能性。平時他們對統帥以下各級將領負責,隨行參戰鼓勵士氣教育士兵。
潘崇徹不置可否,也不敢不接受,據軍方有要人說這些參謀在剿匪時,有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潘崇徹見證了劉繼興的花樣百出,還有劉繼興身後施真人的大力支持,他思緒有些飄遠心情有些期待。
至少隨著自己善戰的十八騎同行,這些文人學子表現出來的不錯耐力,就讓潘崇徹有些刮目相看了!他們一個個都信心萬丈的跟隨自己遠赴邊疆,表現出來的激情沒有半分做作,嘴裡說的最多的就是太子和皇帝。一向自傲的潘崇徹知道劉晟無疑在自己麵前勝了一局,當然最重要的是潘崇徹感覺到了劉繼興的崛起。
這些往北的邊境基本上都是崇山峻嶺,就是在後世也是在二十世紀初才打通山洞,讓叢山峻嶺變成通途,想想在這個時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在軍事上來說隻是推進一點點距離,潘崇徹開始都有些納悶,劉繼興為什麼不以占領城鎮為主要目的。但是本著這段時間劉繼興的表現,和夏輕侯對劉繼興的全力支持,潘崇徹在期待劉繼興的個人潛力和行動。他看到劉繼興讓曲句臨行時候交給自己一些人,看到那五百人山地作戰的將士的時候,他突然明白了劉繼興的用意!
大漢國之所以能夠在嶺南割據一方幾十年,就是因為嶺南的崇山峻嶺讓中原的政權無能為力。劉繼興的用意很簡單,就是利用安逸時期發展自己的軍力戰鬥力,利用地形優勢鍛煉兵種優勢,更要保持士兵的忠誠度對國家的使命感,保持皇家的控製力和防止軍閥的割據。
至於國土邊疆的計劃可以一點點擴展,占領城池隻是暫時其次,關鍵是士兵對固有領土保護的能力,以及鞏固逐漸占領區老百姓的存在感和對大漢皇朝的認同感。
劉繼興利用的是後世偉人農村占領城市的方法,但是在這個時代更容易實行和愚民,而且劉繼興更想好好鍛煉自己的士兵。一則可以利用小規模戰爭來鍛煉發展山地步兵的特種部隊;二來同時培訓水軍特種部隊的鍛煉。
水軍大膽的交給了伍彥柔幾個人,按照自己的構思在順利培訓;山地步兵則一直是由王傅少保曲句負責訓練。這次劉繼興讓他們其中一部分跟隨潘崇徹出來,就是想好好看看這幾個月的成績。
為什麼策略是隻推進一百公裡左右,就是一則大漢和鄰國邊境線上本來就模糊不清;二來有心算無心讓對方就是知道了,隻怕已經被占領的地區他們也鞭長莫及。
而且等自己建好山地軍寨的時候,再派出各路水軍,也就不怕對方有什麼舉動了。而且也不是攻陷對方城池,對方的戍邊將領和地區縣令一般不會自尋死路,來找潘崇徹開戰,都會睜隻眼閉隻眼的任大漢駐軍。
而劉繼興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如果對方不在意,而大漢準備實時適當的時候,乘機再攻陷對方一部分小的城鎮,慢慢的蠶食著對方的國土。而這個地點最好就是南唐楚地相連的地方,甚至唐國靠近大漢的國土。
臨走的時候劉繼興有個基本的邊境線推進圖,慎重的交付了此刻就在潘崇徹懷裡,劉繼興滿懷希望殷切的囑咐。對這個未來的大漢國主,自己親生外甥權利未來的最大對手,潘崇徹忽然有種自己都無法企及的高度的強烈感覺。但是對於一向淩雲壯誌的潘崇徹來說,開疆拓土建功立業就是自己最大的願望所在!
前方就是此次赴邊的目的地了,似乎隱隱看到山道間有一隊人馬迎了過來,潘崇徹不由緊了緊韁繩。
隨著那悠揚的葫蘆絲聲音響起,一曲動聽的(月光下的鳳尾竹)吹奏出來,輕鬆明快的曲調聽得人忍不住想翩翩起舞!
劉繼興靜靜的一個人坐在秀華宮一處寂靜的地方,吹奏著自己喜歡的曲調,葫蘆絲是自己在羅浮山用竹子自己調製的,這得益於衛王靈巧的雙手,和劉繼興後世的思維,吹奏著曲調思緒卻回到了自己的時代。
恍恍惚惚間,似乎隱隱聽到人聲,劉繼興開始還沒有注意,因為這裡應該不會有人打擾自己。但是隨著那曲調一遍又一遍的吹奏,果然看到一個人在月色下出現。
這是一個女孩子在月色下起舞,朦朦朧朧,隱隱約約的婀娜多姿的緩緩舞蹈。而看去那個女的開始似乎渾身顫動,繼而竟然旋轉展臂真的隨著音樂跳了起來。開始她的舞姿還似乎有些生硬,漸漸的就和音樂溶為了一體!隨著劉繼興的音樂時而快速時而緩慢,身體姿態韻律恰到好處的讓人陶醉感。
劉繼興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的時代,腦海中全是自己背著背包徒步在彩雲之南那美麗的雨林裡,皎潔的月色下迷人的鳳尾竹,多情的阿妹羞澀的依偎著阿哥,阿哥正吹著動人的葫蘆絲!反複的吹奏著曲調,也讓那音樂更加悠揚動聽!
隨著舞步的優雅旋動,那個女子曼妙的身軀漸漸竟然離這邊近了,劉繼興自然便也看清楚了。那個女子竟然就是自己在興王府市集上,意外偶遇的女子。雖然有些波折的事情,但是被自己帶回來的,正是那兩個會呼喚獸類奇術,又會施毒的大理國的女子。
而這個翩翩起舞的就是其中那個年紀頗大的女孩子。當時說她叫露娜,大名姓鄭。據說她是大長和的公主,也是當年大長和驃信鄭仁旻的小女兒人稱孔雀公主!
當天劉繼興之所以把她們帶進皇宮,是因為她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白龍元年(925)大長和驃信鄭仁旻派遣弟弟鄭昭淳為特使,以紅鬃白馬為信物,入興王府求親!高祖皇帝以烈宗皇帝女增城公主下嫁!劉繼興說出自己身份後,露娜欣然跟隨自己進宮來了。
烈宗皇帝劉隱是劉繼興的伯皇祖,高祖皇帝的親哥哥,增城公主是劉繼興名義上的姑姑,而露娜就是增城公主最小的女兒!劉繼興應該叫她表姐!
西南段思平於文德元年建立大理國,曾經將增城公主接入自己內宮。後來又將公主的一個女兒許給自己的兒子段思英,也就是後來的文經皇帝做嬪妃,增城公主這個女兒也是天姿國色的美女。但是後來文經皇帝被董伽羅和段思良趕去做了和尚,而這個段思良就是大理國後來的聖慈至治皇帝,文武帝段思平的親弟弟。他也把增城公主繼續接進自己內宮享用,甚至同時還有公主那個嫁給段思英的女兒。
劉繼興不知道增城公主究竟有多大魅力,也不知道曆朝各國內宮裡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事情,但是現在光看大漢國這內宮裡的情況就明白了。反正後來增城公主把自己另外一個女兒,又嫁給了至治皇帝的兒子段思聰,而這位段家少爺就是現在大理國的皇帝明德。
所以說露娜的身份太特殊了,不但是大漢國皇帝的外甥女,而且是大長和的公主也是三個或者更多大理皇帝的便宜女兒,至少是兩個皇帝的小姨子!想到這裡劉繼興有些汗顏了!
自從那日將兩個人接進內宮,露娜的身份得到了劉晟的證實,至於她為什麼流落到大漢來了,劉繼興沒有去追問。畢竟還有她的舅舅劉晟在不是,按皇帝劉晟的話說,她長得和自己那個堂姐小時候太像了!
身份自然毋庸置疑,而且後來大理國的使者楊戩也厚著臉皮進宮來證實過。露娜卻說自己來大漢和這些人有關係,不想見他們也不想回大理國了。這弄的楊戩狼狽不堪,劉晟奇怪的沒有責備他們。
劉晟自然不會少塊地方容納這個外甥女,便在內宮給她開辟了個地方住!地點卻是劉繼興以前住的昌華宮,隻不過劉繼興為了躲避馬珍珠後來沒有回去住,這麼久劉繼興忙幾乎都沒有過去看過她。
而和她一起的那個女孩子卻是她的外甥女,是她的那個嫁給段思英的姐姐生的,名字叫段素琴。讓人驚訝的是兩個人都是董伽羅的弟子,也是那個叱吒西南的萬聖仙子的徒弟!
隱隱據說兩個人是受了熟人暗算,莫名其妙被送到大漢來了!至於那些人目的卻不明,無外乎勢力爭鬥拿兩個人做了籌碼,劉繼興奇怪後來劉晟竟然也沒有找楊戩他們麻煩。
劉繼興把這個麻煩事交給了劉晟後,自己就忙自己的事了,雖然也讓伍思虎關注大理那邊的動態,但是因為一直沒有什麼反應,幾乎都忘了兩個人的存在,忽然看到露娜了,不知道為什麼劉繼興有些小小的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