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怎麼樣做官(2 / 2)

五代夢 寶慶十三郎 9280 字 2024-03-09

魏慎確實太驚訝太震撼了,慢慢策驢走著,不覺就到了這半山。漸漸就看到了這邊山坡上沒有高大的大樹,斜斜的山體上有一塊塊的水田,一梯一梯的蜿蜒而下,而且田裡有不同的作物都長得很好。

魏慎更是驚訝了,這裡山高水少,而且山上邊顯然是沒有看到水塘之類蓄水的地方,這些水田卻怎麼來的呢?嶺南雖然雨水多但是不可能幾天下次雨啊!

魏慎越來越好奇,不由自己放開毛驢來,讓魏喜牽了,自己便順著梯田一路走來。更不時蹲下看田裡的泥巴和水分情況,果然是一塊塊的梯田每塊都是水分充足。

常三兩個人也不懂,隻有老老實實跟著,魏喜卻牽了驢在一邊!

走了一陣看了一陣,不時間就看到一條兩尺來寬的水溝出現在眼前。它在山體邊蜿蜒延伸,這水溝依山而就,有些地方藏在灌木叢下,有些地段消失在大石後麵,有些地方顯然有人工修飾的痕跡,但是都連綿不斷的在一起。

魏慎本來就是個聰明的,仔細看罷,哈哈大笑說:“我懂了,我懂了!”常三兩個人莫名其妙的看著魏慎一身泥巴,一臉高興!

常三看魏慎高興,似乎記起來了什麼,湊近了說:“這裡以前是沒有這水溝的,當初來選地方的時候!據說朝廷派來的官老爺就是看中了,才選中讓大家在這裡建房開地。那些鄉民都不願意開這山坡上的荒地,沒有想到那個大人領著鄉民爬到那邊山上,找到一條瀑布兩三天就引了這條水溝來,沒過幾天功夫這些荒地便變水田了!“常三有些得意了賣關子的,得意洋洋的看著不懂的魏喜,但是看著魏慎盯著自己隻好尷尬的馬上又接口說。

他指著右邊遠處那延綿一體的山說道:“那邊遠處的山上長年累月有條小溝,流水不大但是有條小瀑布,都直接流到那邊的海裡去了,而這邊你看看這山體邊上天生的一片斜斜土溝,雖然不明顯但是正好連著那邊了,那個老爺就讓他們開了這條水溝夯緊了泥巴,那水就引過來這邊了,但是讓人驚訝的是他沒有讓水往這邊開的梯田直接往下流,而是隻允許很少的定期放一點點的水,其餘的便把這條水溝多餘的水,引導到十多裡外另外一個村子裡去了,那邊有個天然的小湖哩!沒有想到這片高坡開辟的梯土竟然變成了良田,朝廷有規定這些自己開辟荒地的水田,隻要不刻意破壞山林造田,就算鄉民自己的永業田,而且自開辟到五年後朝廷才征收授業田一半的稅收,這些鄉民都高興的不行了,就是小的也很心動啊!”

魏慎心裡激動的不行了,他擅長水利開發和利用,他更是自然知道像這種政策前所未有,這種益民的舉措,直接可以導致全國各地農田增加。雖然暫時國家沒有明顯收益,但是老百姓卻受益匪淺,不出幾年國家的稅收自然會大大增加,而不會直接損害老百姓。

看著這條水溝魏慎的心裡更是激動,常三不知道這條水溝現在的意義,魏慎卻知道這意味著不但這片水田自此不會乾涸,而且因為它的平行流著水線,會惠及到遠處的村莊,沿線這水溝以下不管有多少荒地,此後都會變成了良田!

真不知道這方法是誰想出來的,但是簡單適用意義遠大。而且可能會在曆史上被重彩一筆。魏慎心裡沸騰了起來,為官一任需要功績,造福萬民這就是功績!

但是魏慎沒有在縣裡的以往資料裡看到這件事。魏慎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是想想在一些缺水的地方,如果可以用這種方法去保持保存水量,這將是什麼意義!魏慎幾乎不敢想像了,馬上讓魏喜拿出來紙筆,飛快的記錄抄寫這周圍的環境起來。

隨著下到山腳來,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各種各樣的作物!因為這些農家都挨著海邊也不遠,甚至都可以看到海邊沙灘上有條大木船。魏慎沒有走到那邊去看船,而是看到不少人在一片水田邊上指指點點,似乎正準備勞作,看他們的衣著就是這裡的農家。

魏慎讓魏喜拴好毛驢,便領著他們一起也往這邊水田邊來了,隨目所見這些水田的泥巴都已經翻耕,攪碎處理過了,渾水的田裡顯然準備種植作物。

漸漸的近了就可以看到這些水田裡,有些地方已經撒開了一些束成一把一把的,足有五寸多長的青草一般的綠苗秧子,魏慎不是土包子,知道這些秧子是閩國現在普遍栽種的稻苗,據說這種稻苗是從交州傳過來的,大漢也有少量種植,它們五十多天就可以收割,而且產量不菲!

還離著大家一塊田的距離,魏慎不敢唐突了。看到一個年輕人正在和兩三個老人卷著褲腿,站在水田裡認真的說著什麼。

這個年輕人手裡拿著幾根綠色的秧子,那幾個老人一臉恭敬的神情,附耳聽著這個年輕人說話。而這個年輕人也穿著農家的土布衣物,魏慎看他卻直覺氣宇軒昂,偏偏他滿手泥巴光著腳。

他身邊還有幾個人也細皮嫩肉的,但是也穿著農家衣物,其中有個粗壯的高個農家漢子,雙目炯炯有神的朝這邊看了過來。魏慎沒有畏懼的微微一笑,朝他禮貌的點了點頭,看他們在說話便沒有出聲打擾。

這時候魏慎便看著這個年輕人,竟然把自己的褲腿挽的更高了,然後大步走進了那水田裡去。他拿了一把束著的青綠的禾苗,分開後捏了一兩棵單株,然後小心的用右手三個指頭,把著禾苗插入了那混混的泥水裡,隻見禾苗穩穩的站住了,他便依次的分開距離四五寸插了一排。

然後他再分開七八寸插第二排,這樣他不一會兒功夫便插種了一大片。他沒有停一邊插種,一邊和那些老人說著插種的方法。魏慎隱隱已經聽的很清楚了,知道這個年輕人是在教這些人栽種這種禾苗。

一旁的老農小心的看著他操作,全神貫注的學習,老臉上一直帶著笑。一會兒年輕人直身問他們會不會的時候,他們連忙說懂了,卻又問了一些禾苗管理和水利的問題。

魏慎在一旁聽了卻是完全不懂了,心裡卻是越來越驚奇,因為這些農家說的都是中原官話,而這個年輕人官話也很流利。但是看這個年輕人顯然不是一般農家人物,便也一直靜靜的在一旁看著。

年輕人便走到田邊自己把腳洗乾淨了,也沒穿鞋就含笑問身邊的那些農家懂不懂,大家都笑著說會了!魏慎煞是好奇,看他站在田邊上便忍不住走過去幾步,遙遙的拱手問禮!

“某這廂有禮了,看公子熟知這些農作物的操作方法,某家是這東莞縣新來的佐吏魏慎,想向公子討教一些農家作物的問題!不知道公子可否指教!”

年輕人還沒說話,他身邊那個粗壯的漢子便欲製止魏慎,年輕人一揮手,那個漢子便退到了一邊。年輕人身邊幾個農家老人,是見過常三的,有幾分記憶的,在年輕人耳邊說了幾句。

年輕人一直含笑,這個時候他淡淡的說到:“難得難得,老爺是縣裡的官老爺,有什麼事應該在縣裡待著,何況現在又不是例行回訪住民的時候,不知道老爺怎麼有時間來這鄉間小村了!”

常三剛剛想說話,但是看魏慎要說,便知機的止住了話頭,領著魏慎慢慢往這邊走近了。

離著一些距離魏慎使了個眼色日常三退開了,拱了拱手朝年輕人道:“某家自幼秉承家學,對水利和農業十分鐘愛,一心隻想憑所學為國家做些事情。此次得皇帝隆恩眷顧,使得某家如願來的東莞縣,便發憤要把一身所學惠及百姓。”

說到這裡,魏慎已經是一臉慎重道:“某家一路來得這德勝營以後所見一心歡喜,朝廷所實行的這些舉措果然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哩!尤其剛剛某家一路所見,更發現一項可以令我大漢留名青史的大好事,某家決定自此多收集各種利國利民的技巧,編輯成書推廣萬民。讓大漢的子民此後多多受益,如果可能就是以後整個中原地區,也會受到我大漢的影響哩!某家觀公子一定熟知作物,便想和公子交流一番,望公子不吝指教!”

這個年輕人哈哈大笑:“如此甚好!魏老爺請過來一聚!”他已經大步迎了過來。魏慎連忙幾步趕上去,把了年輕人的手和他一起走到了那寬一點的田埂上,眼光中滿是開心之色。

年輕人便問魏慎剛剛說的什麼利國利民的好事,魏慎便滔滔不絕把剛剛在山上看到的,那水溝蓄水灌溉的好處告訴年輕人。更說出來如果水勢不夠高時水車的利用,堰塞蓄水的秒用一些技巧。

而這個年輕人果然也是深黯農業,說出來的見解讓魏慎大為佩服,對魏慎的想法也是大為讚賞,一時間兩個人越說越投機。

兩個人一時投機話語不停,一邊交流一邊不由慢慢走到了一戶農家院前。這戶農家主人正在這群人裡,雖然看似農家一般,卻也頗有幾分知書達理。趕忙把一幫人迎了進去,魏慎也沒有在意和年輕人牽手走了進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