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從來沒有和彆人透露過半點,關於自己和皇帝郭榮之間有什麼分歧,對於大周國和自己的想法,張永德從來不和彆人提起半句,就是對家人自己的想法意思他也一直緘口不言。他不是顧忌什麼,而是感覺作為一個臣子自己應該做什麼。
如今在周國他不但是殿前都檢點,還是皇帝郭榮禁軍的最高統帥,不管處於自己和皇帝什麼關係,張永德明白自己的位置。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對張永德這個位置和身份,肯定是最忌諱和忌憚的了。雖然皇帝也從來沒有流露出什麼,以及對張永德做出有什麼動靜來,但是張永德自己明白,像自己現在的位置,肯定是十分尷尬和敏感。
周國現在隻有兩個人權高位重,而且明麵上對皇帝郭榮的位置,有著直接的位置和影響力威脅,因為如今這兩個人手上都有重兵,而且都和先帝郭威有很深的關係。先帝郭威不管是在前朝,還是在大周國都是靠這些人才能順風順水。
張永德知道一個勉強就算是自己,另外一個就是如今皇帝郭榮的嶽父,當年在中原號稱武將世家出身的淮陽王世家,現在獨據藩鎮天雄軍節度的衛王符彥卿。衛王符彥卿的身份更是特殊,但是他是一個沒有野心的將軍,反而連任四朝都沒有人嫉妒。
作為皇帝的郭榮,自己和符彥卿應該都算至親。但是對於權利和名望,哪個朝代的上位者,可以自然釋懷呢!他一直雖然沒有過表現任何不妥,但是肯定會監視自己兩個人的行為,張永德毫不懷疑這一點。
張永德從小出身於並州陽曲一個豪富家族,而且家族裡先輩世代行武,是自唐以來有名的武將家族。他父親張穎公,曾經在後晉國石敬瑭手裡做過高級武官,是當時的安州防禦使。對於當時武將的職務配置來說,那可是一個大大的高官了。
當年後晉國皇帝的侍衛使,就是後來的周國太祖皇帝郭威,也就是現在周國皇帝郭榮的父親,江湖上人稱郭雀兒。而當時張永德的父親張穎,和太祖皇帝郭威同殿為臣,在當年就是極為要好的朋友。所以,從小就被郭威認識的張永德,年少的時候就被郭威知曉和賞識。
但是,郭威賞識張永德並不是因為武功和才氣,而是因為他從小在家族裡,所被培養出來的德行。因為張永德還在很小的時候,他生母就逝世了,後來他的父親張穎續弦再娶了一房。但是張永德侍奉這個繼母和自己生母一般,所以自小張永德便以賢孝聞名於故裡,深得鄉民和家族裡人的讚許。
在張永德年方弱冠20歲的時候,太祖皇帝郭威就把自己的第四個女兒嫁給了他,誰都沒有想到,當年還是如此的門當戶對。
當然,那個時候誰都沒有想到時局會如何發展,太祖皇帝還是漢國大臣。後來太祖皇帝登基,張永德自然成了駙馬爺。也就是在張永德成婚這一年,善戰深的軍心的太祖皇帝郭威,被中原漢國隱帝提升為漢國樞密使,掌握了整個漢國兵馬的決策權。而太祖皇帝郭威因為朝廷的器重也沒有避嫌,上表舉薦自己優秀的女婿張永德,做了漢國的供奉官押班。
但是,年輕的隱帝十分恐懼郭威的權勢,而且還忌憚張永德做了自己身邊的供奉官班頭,於是越想心裡越不舒服。後來更在身邊人的慫恿下,加之自己也確實對郭威不放心,便想先加害張永德來懾服郭威。
他先是讓張永德去給當時的昭義節度使常思送東西,這種名義上的送東西,就是後世宋朝常有的生辰綱。作為一國皇帝本來是藩鎮應該給自己進貢,可是五代時候,軍閥的勢力強大到一定地步,中央政府就無法管轄。對於這個常思,隱帝采取的是懷柔,當然,這些可能都不是隱帝這個傻瓜可以想出來的。然後,隱帝一邊密詔給常思,希望常思見到張永德後,就把他的行為找個借口給殺掉。因為隱帝知道常思雖然和郭威一殿為臣,但是兩個人一直不對路,而且因為統軍的問題,經常掐架和對付。
但是,隱帝忽略了常思的膽量,以及忽略了常思這個人的理想。常思雖然平時和郭威一殿為臣的時候,因為上麵有皇帝罩著,還敢和郭威一起叫板爭寵。後來皇帝倒下了,新皇帝上台沒有人支持。常思便知道郭威的勢力越來越大,身邊的人越來越多,自己明顯已經不是郭威的對手了。居然不願意為隱帝火中取栗,但是當時也把張永德囚禁了起來,好酒好菜的招待著,明顯就是想做牆頭草。
果然,沒有過多久,稀裡糊塗的小皇帝隱帝,聽信讒言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做了一件五代史上很殘忍的事情。設計殺了樞密使郭威在京城的一家老小,而且還大膽的想殺郭威。他做的這件事情,直接導致了一個國家的滅亡。
原因就是悲痛的郭威起兵反抗,最後兵變殺了隱帝,更用計逼退了隱帝的叔叔,後來欲襲帝位的劉贇的親生父親,一樣在外帶兵任職的北京(太原)留守劉崇,自此操控了朝廷大權。雖然隱晦的回避了一段時間,但是郭威還是無可避免的做了皇帝。
見風使舵的常思相當明智,這個時候馬上就把軟禁在自己手裡的張永德送來京城,完全的取悅了風頭正旺的郭威,也保全了心存感激的張永德。當然,張永德後來能夠真正步入周國權利中心,自然是郭威登基之後了,也是張永德自己的才華得到了展示。
似乎郭威的登基是喜事,但是他最大的苦惱,就是來自於沒有了男性後代。當初隱帝發瘋把郭家後代殺得乾乾淨淨,那是真正的滅門,就連現在的皇帝郭榮的長子都沒有放過。
誰也沒有想到過事情會是這樣,郭威也做過各種各樣的努力。但是常年的騎馬征戰,男性生育方麵自然會有影響,何況是郭威的年齡,在這個時代本來就算年事已高。郭威雖然身邊後妃成群,卻再也沒有留下半個後代。
本來作為郭威的親女兒和女婿,張永德應該會占有優勢的。但是張永德知道自己家族的強勢,和張家人丁的眾多,讓一向傳統念舊的太祖皇帝郭威產生了懷疑。何況,張永德也知道自己在家族裡,並不是最強勢和最有威望的人,作為皇帝的郭威肯定懷疑自己能不能保持,自己名下這一房在張家順利發展。也就是說保持這份江山,是自己和公主後代的天下。
最重要的就是,郭威身邊被認作義子的郭榮,他本來就是郭威的內侄,而且精明能乾多有謀略。許多地方嶄露的才華甚至更比自己強,自己雖然沒有去爭什麼,但是張永德明白自己這輩子,隻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
這個男子微笑的看著張永德,淡淡的說道:“某家姬鴻仲,祖籍中原,現旅居嶺南,平時往來於中原諸國,主要從事各地各種特產的轉賣交易,幸會張大人!”
“嶺南!”看到這個清雅脫俗的男子,居然是個商人,張永德還是極為驚訝。當然大周國皇帝郭榮以前也做過商人,張永德絕對不會就此輕視這個男子。
倒是聽到他說出這個地方,張永德真是感覺有些陌生,在他的記憶裡那是一個太遙遠的地方了。曆來,在前朝以前,都把楚地五嶺以外的地方,都統稱為化外野蠻的地方。中原地方的勢力和藩鎮,都懶得去理會那個蠻荒之地的信息。
張永德的資料似乎還停留在,許多年前聽過的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建立那個勢力的人物,南漢國的高祖皇帝,劉岩。當然隱隱還有劉岩這個人,和他的家族發家史。在中原地區,對於劉岩掌管五嶺以外的勢力和地盤,那都是不屑一顧的。
有時候,張永德也會聽到有人偶爾會,說道嶺南那個遙遠的地方,那裡據說盛產水果和海味。但是因為崎嶇和千山阻隔,加之當地人沒有開化,是曆朝和前朝發配流放罪人的一個野蠻的地方。
甚至,後來張永德也聽到過,南漢國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當然甚至把嶺南的人都妖魔化了。據說皇帝劉岩死了之後,他的某個兒子繼承了帝位。在有一年境內還發生了起義,一直鬨到了南唐國,後來還是南唐國一起出手,滅了那股起義的勢力。
因為實在是太遠了,張永德對那個遙遠的地方都沒有什麼概念,在他心目中,都是江南的委婉和中原的大氣。就是曆來中原也是以居中為主,看著這個氣度軒昂的男子,如夢似幻的畫中人。張永德此刻根本不相信,這個風度人物會來自於自己想象中的野蠻的地方。
不管處於哪一點,對於這個風度翩翩的男子,張永德都產生了一股濃濃的興趣,幾乎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知道,這個遙遠的地方的一切。以及,這個男子和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會有什麼關聯呢!
於是他親自過來拉近距離,邀請這個名喚姬鴻仲的男子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