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世界還有一種奇緣,那便是修真長生!
如果是以前的話,劉繼興一定會認為是有人癡人說夢,或者認為是有人對信仰的癡狂。可是自從自己靈魂穿越以來,自己得到了道尊的洗髓伐經,再加上看到了世上修行者眾多,而自己居然也獲得了修行的法門,劉繼興的心境有了一絲動搖的希望。
尤其是現在,對於真正的劉繼興來說,感覺卻是更重要。因為劉繼興在自己身上,都看到了巨大的希望。如果放在後世的現代社會,說某個人身上有真氣,純屬扯淡和特異功能,可是如今自己身上可是真正的有強大的實力真氣。
飛葉摘花草上飛,這還是小乘的先天,到了最佳境界據說可以禦風飛行。這次和夏輕候、高陽翾同行,劉繼興真正見識了什麼叫輕功提縱術,完全超出了後世物理原理,所能理解的範疇了。
雖然不知道這種算不算是修真,但是自己通過這種修行,以及吸收空氣中的元素,真的能夠感受到空氣中的生命,或者說天地間萬物的生命氣息。
這是一種微妙的感覺,哪怕當初被道尊洗髓伐經,拓寬了自己渾身的經脈,劉繼興都沒有太大的感覺。可是此刻的劉繼興,卻隨著體內真氣的不斷充盈,隨著呼吸和天地間的融合,隨著體內真氣質的轉變,劉繼興的視野完全不同了,似乎隱約的捕捉到了另外一片天地。
看到了風兒輕輕拂過樹葉,樹葉輕輕搖擺沙沙作響,似乎發出了悅耳的歡呼聲。因為空氣中的元氣,正彌漫在天地之間,隨著風兒的輕輕拂動和催進,那些樹葉居然正在吸收那些元氣。
劉繼興更是清晰的感受到,在一片樹葉上有一隻小小的甲蟲,它正孜孜不倦的咬著樹葉,似乎永遠吃不飽一樣。可是當這股微風輕輕拂過的時候,它居然把動作停止了下來。
雖然沒有親眼看到這隻甲蟲,可是在劉繼興的腦海裡,卻似乎清晰的看到,它用自己的前肢擦了擦醜陋的嘴巴,滿意的抬起身子感受風中的營養,然後張開嘴巴吸收著空氣中的元氣。
它似乎陶醉的在吸收著這天地間的元氣,身子在樹葉上歡快的輕輕擺動。雖然也許它不懂的這元氣的作用,可是它還是在本能的吸收著這天地間的營養,和這對它有莫大造化的精華。
劉繼興驚訝莫名的感受著這一切,遠處的亭閣裡的人,那人靜坐的神態;一條小溪裡的流水,水裡搖動歡快的魚兒,甚至魚兒親近水草的動靜,劉繼興都感受得清清楚楚。
這一切太奇妙了,就好像停留在此刻,劉繼興的腦海裡的變化,同時看到了一片樹葉尖上,有一滴晶瑩剔透的水珠。它在陽光的照射之下,正煥發著七彩絢麗的世界,在那裡點綴著自己的輝煌,和輝映著陽光的燦爛。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此的多姿多彩,又如此的神秘令人神往?
驀然似乎醒來,劉繼興才發現自己又睜開了眼睛,還是站在那格窗之前,似乎剛才的景象隻是做了一場夢一般。向外望去,自己一對眼睛卻是格外的清明,果然還如剛剛所見的一樣,幾丈之外的物事都看得清清楚楚。
劉繼興知道在自己身上發生了微妙的事情,心裡雖然隱隱猜到了什麼,但是因為沒有人來給自己證實,雖然心中驚喜不已,但是劉繼興還是慢慢讓自己淡定了下來。
如今這裡是什麼地方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怎麼來到了這裡的。還有自己為什麼身上,突然會發生如此奇妙的變化。當然還有更多的疑問,花蕊究竟去了哪裡,夏輕候和高陽翾去了哪裡!
在這裡自己居然感應不到,夏輕候和高陽翾的存在,不說高陽翾是不是真的緊要自己,至少夏輕候不會隨意放鬆自己才對。這讓劉繼興有些驚訝,當日自己雖然還沒有達到感應整個皇宮的能力,但是平時在興王府的時候,兩三百米範圍內的動靜,自己還是可以隨意捕捉到的。
此刻雖然自己遠視的距離似乎沒有增加,可是令劉繼興自己震撼的便是,自己可以清清楚楚看清幾十米內的東西。比如窗外幾十米外的一株鬆樹枝上,有一隻青色的螳螂,自己居然可以看清它肢體上的倒刺。如若是以前的話,劉繼興最多也就是看清四五米之外。
劉繼興心中的震撼難以形容,欣喜自然也免不了,這種事情不管如何,肯定是好事居多。雖然自己難以理解,一時也想不明白,還不如不去思考。等到何時見到夏輕候,或者道尊的時候再問問也不遲。
外麵應該是午時過後了,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加上原來劉繼興這具身體掌握的知識,現在的劉繼興看著外麵的光線,大概估算到了此刻的時間。
看著自己身上穿著寬鬆的麻衣,顯然便是有人給自己換過,劉繼興也難得去想。看看衣服還算舒服,劉繼興踱步隨心,大搖大擺的走出了這間臥室,來到了外麵庭院。
劉繼興卻是不知道,自己本來便因為真氣充盈,早就達到了先天境界極高的層次,但是因為心境遠遠不夠,所以一直在境界上沒有再次的突破。
而人性本來具有佛性,劉繼興如今不缺什麼東西,加上體內真氣已經質變,其實已經再次在無意中突破了境界。如果讓另外的修行者知道了,隻會扼腕興歎的說,當真是同人不同命啊!因為普通人沉迷於世俗的想法,以及來自於內心的欲望,所以大家都變得不自覺的貪婪,影響了人們正常的覺悟。
當然,如果人們覺悟到這些觀念,還有這些自己的想法都不是真實的,也不是世界萬物本性的體現,那麼人們就都會達到覺悟的最高境界了。而劉繼興便是幾乎無欲無求,在這自然清靜的環境當中體會了,突然做出了突破。
正如追求天道路上的證悟!天自來便是自然的,而人隻是這自然中的一部分而已。
道門至尊莊子有言: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天人本來便是合一的,但是因為人類由於開智,自此便製定了所謂了各種典章製度,還有各種各樣的道德規範。於是便讓人們喪失了本來的自然本性,變得和自然不協調,失去了天人合一的本能。
而至於人類修行追求天道,便是聖人所說的“絕聖棄智”。
隻要能夠打碎這些限製人身的藩籬,把人類本來的人性從思維裡解放出來,重新的歸於自然天地,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體”的精神境界,想必這離天人合一,也就不過薄紙之間,或者就是這個層次的高度境界了。
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
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
人自然也有人之道,人之道在於“成萬物”。
劉繼興卻是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覺當中,無意便和天地間混為了一體。讓自己成為了天地間的一份子,真正的成就了成萬物。如果當時夏輕候在場的話,隻怕也會驚訝的目瞪口呆。
因為嚴格的說來,夏輕候現在也隻是這個境界!而劉繼興卻在無意當中,成就了無數人一輩子的夢想。
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天地人三者雖然看來各有其道,但是卻又相互呼應,相互聯係。
曆代修行者便感知到,天地之道,乃是自然的生成原則。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之道,則是實現天地之道的原則。這便真正的體現出了修行的真諦,那便是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