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弘翼太子(2 / 2)

五代夢 寶慶十三郎 9643 字 2024-03-09

自己也努力過,也想一統河山,如今還有可能嗎?本來祖訓便是兄位弟繼,可是自己那個皇太弟啊!李璟心中也有些話不能說,因為雖然兄弟友善,可是人家不常說父子骨肉相連嗎?

世人都以為自己想把位置傳給兒子,所以找借口殺了皇太弟,即使彆人如此揣測,如今自己還是皇帝那又如何呢!因為唐國曆來便是景勝繁華之地,這大好河山在自己手裡,怎麼能就此放棄而不時時歡樂呢!

李璟還憧憬在自己的思維中,身邊的近侍高思士輕輕喚了兩聲,李璟回過神來,有些疑惑有些疲累的看向高思士。高思士服侍李璟近三十年,自然明白李璟的意思,低聲說道:“陛,國主,耿先生出關了,據說修煉道法大成哩!”

李璟楞了一下,這次為了迎接安定郡公從嘉出使嶺南的回歸,李璟召集了金陵城五品以上官員,以及他們的家屬入宮慶賀。可以說包括在京官員,外國使節以及江南幾大財閥在內的人,李璟都讓禮部做了邀請。

確定自己沒有聽錯之後,李璟的目光不由往禦階下右方一個位置看去,那裡坐著幾個仙風道骨的修真,乃是在京的幾個修真門派的主要主事。高思士剛剛的奏報,讓李璟才想起來自己居然忘了一個重要的人物,連忙道:“此事大善,快快安排下去,馬上請先生過來大明宮!”

高思士快速下去傳旨,李璟心中忽然有些激動了起來,對於這個耿先生,李璟可以說是佩服之極。這次出使嶺南對於很多人來說,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李璟認為沒有必要對彆人解釋,回來便把陪伴安定郡公的鐘謨提升為禮部郎中。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主意其實就是耿先生出的,目的李璟自然不會對彆人說。如今李璟卻知道,自己是實實在在掌握了嶺南的動態。沒有想到嶺南換主之後,居然已經發展的比較不錯了,此後唐國對嶺南的策略,肯定是要改變的了。

如今唐國京城緊靠長江口,雖然憑借有天險存在,不怕周國輕易能渡江。但是把自己的性命交給一些沒有底氣的人手裡,李璟還是不想冒這個險。所以李璟找了幾個高人演算,都建議自己遷都。

遷都是一件大事,尤其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如今有幾個地方可以選擇,但是隻要是可守可攻的天然之地,都是李璟心裡的首選。所要顧及的便是周邊的藩鎮而已。

自己自然不可能靠近吳越國,因為雖然如今包圍了吳越,如果自己背腹受敵的話,吳越國肯定是個最大的變數。如今楚地主事的周行逢雖然自顧不暇,但是指不定有翻身的一天。自己要真正遷都的話,可能是要遷往腹地偏嶺南方向。

五嶺天險自古難越,當天自己占領楚地郴州,邊鎬就沒能守住那南進大門,被嶺南第一名將潘崇徹趕出了五嶺。而這也正好表明了一件事情,那多瘴未開化的嶺南,也無法輕易越過五嶺北進。所以真的如果要遷都,李璟一定想著要往靠近嶺南的方向。

這樣的話安定郡公的這次出使,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這一路不但探明了各地的人文風情,更了解了這一路的艱辛。安定郡公雖然沒有什麼雄心,卻是承襲了自己的才華,對這大好河山的熱愛,隻怕還要超過自己。

他回到金陵城之後,便召集了一幫文人墨客,把一路的所見所聞記錄,而且都分類的記載了下來。這不但是對自己最大的幫助,也是對唐國以後最有效的幫助。

正思慮著這段時間的事情,忽然感覺大殿裡有一陣交頭接耳的聲音,抬頭望去便見一個一身杏黃道裝的女修,正在一個少年的陪伴之下從宮外走來,不正是高思士剛剛所說的耿先生。

不過令李璟揚眉的不是耿先生和她身旁那個少年,而是在他們身後不遠,還有一個人跟隨了過來。他們雖然不是一起,可是一前一後的走進宮裡,卻還是讓李璟心中微微一愣。

這是一個讓人看去便會產生許多聯想的人,而且是眼神流轉之間有著足夠魄力的男子。他身材碩長體態庭偉,雖然看去不是那種給人感覺十分強壯的,但是也當得起龍行虎步的意思。

他一出現便令人感覺到了他的存在,包括走在他前麵的耿先生和那個少年,似乎都被他的風頭所搶過。他雖然沒有和人打招呼,但是看到他的人,都會稍顯驚訝然後主動的和他示意施禮。

但是他對這些俗禮似乎不太在意和計較,往往都是微微頷首示意回禮。但是他看到耿先生兩個人走向李璟身前,便停了下來步伐。臉上似乎忽然有股痛苦的神色,看著李璟淡淡的眼神,他居然慢慢握緊了自己的拳頭止步下來。

雖然似乎有不少人刻意的沒有和他打招呼,但是他似乎也不太計較這些。他看到李璟居然起身一臉笑意的招呼耿先生,目光卻不再看向自己,似乎他的眼神便更憂鬱了起來。

這種重大的場合,官員和誥命都穿著官服,使節們就更不用說都是一身盛裝。而那些可以擠進宮裡來參加宴會的財閥大佬們,雖然不能穿一些忌諱的服侍,但是渾身上下也是上品的蜀錦,或者江南本地有名的蘇繡綢緞。

而這個男子居然就穿著一身便服,頭頂雖然用一根木簪彆著頭發,可是那沒有修飾的短須,讓他看起來有些憔悴。倒是一身普通的黃色便服顯示了他不一樣的身份,顯然他應該是皇家支係的男子,可是怎麼會突然這樣出現,又沒有人阻攔他?

這裡應該很多人認識他,或者說有人認識他也裝作視若無睹。可是他有些哀傷的眼神對這些都沒有在意,就那麼偶爾看下禦階上的皇帝李璟。看著他和耿先生有說有笑,雖然聽不真切,卻也應該極為開心,眼神卻是再也沒有轉過來。

雖然穿著便服出席這種場合,但是似乎也沒有人站出來斥責他,包括還有禮部的官員在旁維持。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哪怕是個普通小官,也沒有對他太過恭敬。

看到李璟的眼神始終沒有轉過來,他眼神中似乎更多了一分痛楚,眼神掃過大殿裡的時候,驀然看到坐在左邊前排的安定郡公。他的眼神在安定郡公身上停留了一下,沒有想到安定郡公也看了過來。

安定郡公先是微微一愣,嘴巴張了幾張,最終卻沒有發出聲音來。看著男子一直看著自己,眼神居然有些恍惚了起來。先是想偏開了眼睛再說,餘光看到男子還看著自己,居然直接把頭低下去。

男子的身形微微一晃,似乎感覺自己鼻子發酸,慢慢也偏過了頭來這邊,不再看向安定郡公那邊。眼神最後看向李璟這邊的時候,發現李璟似乎要邀請耿先生入座自己身邊,耿先生正在極力的回避。

男子心裡微微歎氣,回轉身來便朝外走。因為這次宴會人比較多,宴席卻是一直擺到了大明宮外的走道和庭院間。男子腳下不停,似乎有些踉蹌,看到有人看著自己,便又慢慢的站住了腳。

他最終在宮外庭院的假山邊站住,再也沒有往這邊的熱鬨湊過來。看著身形似乎一個人站在那裡有些孤單,卻沒有和身邊的那些人交流的意思。看著他孤傲不群的站在那裡,忽然似乎舉手投足之間霸氣十足,卻偏偏又不會給人以霸道的感覺。

他靜靜的站在那裡,雖然並沒有出聲動靜,可是還是看向了這邊和宮裡的情形。看到耿先生和那個少年,在李璟的安排之下坐在了禦階下右手邊,和那些修真坐在了一起。

他似乎感覺到李璟的眼神似乎遠遠的看了過來,不由又挺直了自己的腰板。頓時顧盼之間氣度從容自若,給人一種久居高位的感覺。看著李璟那邊的情形,似乎在期待著什麼。對於大家沒有湊到他身邊,他臉上也沒有什麼表示。

淡淡的眼神似乎很是平靜,似乎是看透了這一切的感覺。他沒有刻意的去注視每個人,但是他的神還是逐步的從每個人身上略過,並且都會有著短暫的停留。可是最終他的目光,都會望向李璟那個方向看去。

甚至沒有人看到他眼神中蘊含的落寞,隻是感覺到他眼神中的平靜和自若。或者是一種高高掛起的態度,就是這種不刻意的停留,似乎讓他對每個人都有所認識。

顯然這裡很多人都看到了他的存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皇帝李璟在場的原因,而且李璟也對他沒有絲毫的表示,或者是因為有周國使節的在場,有嶺南來的使節在位,大家居然對他沒有太多的在意。

他好像對大家的神態儘在意料之中的感覺,眼神似乎看起來有些不悲不喜的神態。雖然一路看過去每個人,偏偏他的目光又不會停留太久,然後便馬上轉而看望下一個人。他的這種眼神不會令人反感和緊張,因為那沒有一絲絲的刻意。

就好像站在路旁不經意間遇到了一個人,對方不經意的瞟了你一眼,甚至你都沒有在意,或者說你都沒有看清這個人。而對方的這種眼神,隻不過為了證實你這個人的存在,至於你所存在的目的,或者你存不存在這裡,和他沒有什麼關係,他隻不過順帶的看了你一眼一樣。

這不是一種漠不關心,而是在他的眼神裡,或者說在他的心裡,一般人根本就不會令他在意一般。

被他的眼神所看過的人,如果注意到了他的眼神,心裡自然會有小小的驚訝和好奇,知道他的人不知道心裡會有何感想;而沒有看到他眼神的人,都會無形的升起一股被人窺視的感覺,不認識他的人想必沒有幾個。

大家雖然沒有回避他,但是顯然有人刻意的避開了他的眼神。這個身著明黃色便裝衣服的男子,顯然不是一個普通人,但是他僅僅用木簪彆好的頭發,又顯示他隻是一個普通人!

普通人怎麼可能來到這裡!

當然他眼神中的自信和不經意,配合他渾身散發的感覺,讓人體會到這是一個有著足夠自信的人,也是一個有著足夠自律的人。恰到好處的巡視,和不著痕跡的打量,使得看到他存在的人,都紛紛朝他看去,卻又馬上回避開來。

這個人就是一個焦點,這個人應該就是一個焦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