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金吾緩緩退離,沒過多久,侍中董允便急匆匆地趕了過來:“殿下,臣聽聞有陛下的信送達宮中?”
“正是,因此召你前來商議,你意以為如何?”
“既是陛下信件,不妨先召此人進宮,詢問一二。”董允說道。
劉禪得了董允的回複,仿佛吃了顆定心丸一樣,吩咐執金吾將人帶了進來。
“小人乃是廖公所派,有重要書信呈於陛下。”信使察言觀色,在一眾執金吾的監視下走到了劉禪的麵前,雙手呈交了書信。
“陛下出征北伐了,這位乃是當朝太子,可收信件!”董允沉聲說道:“你所說的廖公是何人啊?”
“廖公身份不便透露,漢帝但見信件,便知詳情。”信使回答著說道:“信已送達,小人還需返回廖公處,就請告辭。”
“送信有功,予他十兩黃金!”劉禪吩咐了一聲執金吾,便打量起了手中的信件:“諸位可曾聽說過…廖公是何人啊?”
蔣琬緩緩說道:“我倒是記得有一人,此人名叫廖化,曾被丞相舉為茂才。可此人現在正在漢中,若是向陛下送信,怎會寄回成都呢?”
“哦?蔣長史,還有其他人嗎?”劉禪追問道。
蔣琬細細回想了一下:“臣想起來了!還有一人,此人名叫廖立!隻是…當初他曾多次誹謗群臣,已被丞相貶黜為民,如今不知去往何處了。”
劉禪望著手中的信件,沉思了起來。
董允問道:“殿下打算如何處置此信?”
劉禪緩緩回答道:“此信現已送於成都,本宮原想將信轉呈於父皇,但又怕信中有緊要事,需要成都才方便處置。因此…本宮想先看看信件,若無需成都處理之事,再轉送於父皇也不遲。幾位以為如何?”
費禕笑道:“殿下如此決斷,最是妥當!請。”
其餘二人也是滿臉含笑地看著劉禪,顯然,這番話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了。
劉禪見三人都同意了,便拆開了信件,看了起來。
“殿下,信中所述何事?”三人期待地望著劉禪。
劉禪抬頭,望向蔣琬:“蔣長史,你當真不知那廖立去了何處?”
“臣實不知。”蔣琬認真地回道。
“此信…確有機密,隻是…不必與幾位細說。”劉禪緩緩說道:“本宮即刻派人將此信送往涼州,呈於父皇。”
幾人見劉禪這般說了,也都收起了各自的好奇心,費禕將話題挑回:“殿下,那運糧之事…”
劉禪雙手負於身後,模樣頗為老成地來回踱步:“傳本宮旨意,將李嚴調往江州,永安隻留千餘人把守即可。”
三人吃了一驚,這還在商議呢,怎麼就下了旨了?
“再征調李嚴所率兵馬,往漢中運糧,待糧草運至漢中,交由漢中之兵,轉運涼州,補給前線戰事!”
劉禪剛下完旨意,見三人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望著自己,怯生生地問道:“如此可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