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無礙,守將和知府卻換了一批,朱元璋毫不留情的當著眾君的麵子,直接砍殺,以正軍法。
時間眼看著就要六月,馬蓁蓁掰著手指算了算,不由“咦?”了一聲。
原本在四月的時候,洪都還有一次叛亂,也是這次叛亂,讓朱元璋派了侄子朱文忠去往洪都鎮守。
這朱文正,可是在一年以後和陳友諒的決戰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卻是沒聽說,大約是金華和處州的叛亂,以及安慶的穩定,讓洪都的守將都暫時未動。
猶豫之後,馬蓁蓁還是在日記上寫下了曆史上曾發生過的這場叛亂:
【1362年的3月17日,在康泰的鼓動下,柱總在江西舉兵叛亂,攻打占領了洪都府。】
【康泰是降臣胡美(胡庭瑞)的外甥,原本都尊陳友諒為主,洪都被朱元璋打下之後,胡美帶著自己的全部軍隊前來投像,並自請守在洪都。】
【隻是從胡美投降之後,祝宗和康泰卻是不服氣的。他們礙於朱元璋當時仍在洪都,不敢做什麼,隻能與胡美抱怨。】
【等朱元璋離開之後,胡美擔心二人當真會生出叛意,便向朱元璋去信暗示了一番。】
【朱元璋當即令人去往洪都,譴祝宗、康泰往湖廣聽從徐達調遣。】
【這便是明晃晃的要解除兩個人的兵權,祝宗和康泰又如何願意?】
【他們假意聽從,隻是率軍坐船到女兒港時,終於下定決心,舉兵叛亂。】
【當天,他們劫持了一艘運布的商船,“掠其布為旗號,反兵劫洪都”。】
【日暮時分,商船殺回洪都,洪都城中的都事萬思誠、知府葉琛全部死難。】
【當時鄧愈正在洪都城中的廉訪司居住,聽聞叛軍進城,在幾十名騎兵的保護下倉促出走。】
【終於鄧愈在眾人的護佑下,連換多匹馬,才從撫州門逃走,回到應天向朱元璋回稟了洪都失陷的消息。】
【朱元璋當即命身在漢陽的徐達回師討伐洪都叛軍。】
【徐達率軍數量龐大,以絕對優勢奪回洪都,祝宗逃往新淦投奔鄧誌明,最終被鄧誌明所殺。康泰在逃往廣信途中,被追兵抓獲送往應天。】
【看在胡美的麵子上,朱元璋寬恕了他,卻也沒有完全放心他。】
【而洪都之重要,在這件事情之後讓朱元璋更加謹慎。】
【他命大都督朱文正、元帥趙德勝、參政鄧愈等人共同鎮守洪都。】
【朱文正在洪都“增浚城池,嚴為守備”,為後來抵抗陳友諒的圍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先寫這些吧,不過時間都已經過去了,不知道還能不能有有用度。”
馬蓁蓁歎了口氣,隻覺得現在的時間線亂的很。
她原本是想等洪都有異相傳來時再寫的,結果一等二等,再加上她忙,都過了時間了還什麼事情都沒有。
點擊提交,沒有反應。
馬蓁蓁:嗯???
再點提交,卻見最後一行忽閃了兩下,就這麼在馬蓁蓁麵前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