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起新灶(1 / 2)

林鵬和張木生坐在石桌旁,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聽你這麼說,大概後天你就想要吧?”張木生聽了林鵬的訴求後,再次確認道。

“嗯,我是想去學堂方便一點,不然就要和騾車進城,下學就得走著回來。”

“做車架一天我就能做好,可是要做車廂就需要一些時日。”

“關鍵是這車軸上我有些安排。”林鵬說著掏出自己要做的減震樣式的圖紙,指著圖紙說道:“這裡采用懸空設計,而且材料需要有韌性和彈性……”

林鵬的解說張木生聽得似懂非懂,但對著圖紙去做他還是沒問題的,無非就是材料的選用。

“成,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吧,到時候我去縣城買一副車輪回來。”張木生拍著胸脯說道。

“車輪?據我了解曹家莊就是做車起家的,他們那裡應該有車輪,而且今天我讓二虎送去了一份圖紙,要不明天你過去,將車輪上鑲嵌進去一個鐵外圓。”

林鵬後悔當時沒有將軸承的圖紙拿給張木生看,否則就不需要費儘口水去解釋了。

在地上將軸承大概輪廓畫了出來,然後分彆介紹內圓和外圓安裝在哪裡,林鵬講解得非常仔細,張木生聽得也非常認真。

“我大概聽明白你要怎麼做了,但是你說的這樣做真的能減少畜生拉車的氣力嗎?”

聽是聽明白了,但是張木生還是想不通這樣製作後,真的能像林鵬說的減輕拉車畜生的負擔。

“這個我不好解釋,但是你按照我說的做就行。”

林鵬還真的不好解釋,這是一個物理的力學原理,需要用實驗直觀地去驗證。

交代好車輛的製作後,林鵬又帶著裴玲回到院子裡。

今天劉大來多帶了四個人上工,主要是建設新的廚房,等於是將原有的廚房向後又擴建出了兩間房。

昨天房屋的地基就打好了,依托原有的房屋土牆再起牆,隻要有土就行。

兩人挑土,兩人夯土,木板做好的夾板固定在土牆的位置,一上午的時間另一方牆就起來了。

“嗬~速度還挺快。”林鵬看著忙碌的人們,情不自禁地說道。

“還是人多,你看那山溝裡挖土的人就沒有停過。”裴張氏湊上來說道。

“奶,劉大來兄弟將灶搭好了沒有?”林鵬問道。

“搭好了,三口大鐵鍋連在一起搭建的,這是誰出的主意?”裴張氏不理解三口鍋,一個灶眼,而且位置都連在一起。

“奶,這是我做鹵味特意設計的鍋,每口鍋的用途都不一樣。”

林鵬設計成這樣的灶,主要功能是一燒二煨三浸(保溫),而且還能節省柴火。

他來到這裡後發現一個問題,劉家坳山頭的樹木很少,燒柴要到很遠的地方購買,或者是砍伐回來。

有錢的人家依靠船隻托運回來,沒有錢的人要走幾十裡路挑回來,大部分人是夏天就開始儲備冬季的柴火,免得冬天因為寒冷沒有柴燒。

裴張氏不懂這些,也沒有深究,隻是笑嗬嗬地說道:“我剛才將新鍋擦過了,中午新鍋做飯嗎?”

“奶,今天三鬼回來後,會帶一些菜和糧食,到時候就能安排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