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上怎麼有酒肉氣。”王世安說完,還鼻子嗅了一下。
林鵬知道這是身上的鹵味作祟,於是抱拳道:“老師,這是我帶給你中午吃飯的菜,還沒有來得及向你通稟。”
“哦?鹵味,聽說前天四海酒樓就有鹵味售賣,莫不是你在四海酒樓購的?”
“老師,這是學生家自己做的,所以才專門帶一點給你嘗嘗。”
說完,他取下包袱,拿出兩個竹筒,裡麵分彆是豬臉肉和拆骨肉。
王世安是知道林鵬在家做這些的,他故意裝作不知道,原因是學子在家做豬頭肉豬下水這些事情,感覺有辱斯文。
大紀自建國以來,將北邊的北狄匈奴人趕走後,又平定了各處的匪患,目前國內基本上處於穩定的局麵。
加上商業采用了開放式管理模式,隻要給錢,乾啥都沒人管。
於是朝堂上在一片讚美聲中,京城內也是歌舞升平,皇帝逐漸開始看重文臣,而開國的武將全部被派往邊境,實行屯兵製。
在這種大環境下,民間就會出現幾種人。第一種是當官的人,而且國內基本上不分文官和武官。彆看街頭有許多帶刀的人上街,他們隻不過是維護街道秩序而已。
另外一種人就是商人,不管是讀書人還是販夫走卒,員外郎就是商人的另一種身份,花錢就能捐一個官身,而且每一年都要捐錢。
但他們沒有實權,不過能參與管理提意見。
在第二種人中,讀書人是非常看不起商人的,在他們心中,農民都比商人值得尊重。即便大紀朝商賈之子可以進入學府,但就算考試成績很好,也很難得到舉薦。
王世安今天沒有刻意提醒林鵬,他相信很快在學院裡,就會出現兩股勢力去詢問他,想了解林鵬的身份。
書童名叫王清明,算起來是山長本家的一房遠親,家裡比較窮,就送來他身邊學習,順便照顧一下山長。
王清明將書箱拿來,大小有點像後世的雙肩背包,比在市集上看到的小了很多,而且編織的竹子似乎有些不一樣,摸在手上感覺特彆的絲滑,而且這個書箱重量很輕。
“嗯,謝謝老師,這個書箱我很喜歡,大小裝書和文稿都很合適。”林鵬將桌麵上的文稿放進去後,大小似乎專門定做的一樣,沒有多一點間隙。
王世安聞言隻是微笑著點頭,並沒有說話,擺手讓書童帶他去了另一間房屋。
這間房屋看起來似乎以前有人剛搬走,裡麵有一張茶桌,配有四把椅子,靠近牆邊有一張床,上麵鋪有草席。看樣子這裡似乎是一間客房。
“山長說,你就在這看書,有問題隨時都可以找他,累了乏了可以在這休息,也可自行回家。”將人送到房間,王清明站在一側說道。
“好,這裡很好,代我謝謝山長,我會在這裡用功讀書的。”林鵬對著書童禮貌地回答道。
這裡環境極好,不僅房屋建設得好,而且幽靜的房間裡,沒有一點嘈雜的聲音。
他放下書箱,取出裡麵包袱中的筆和墨水,再取出一張紙放在一旁,拿起剛才給的考卷看了起來,不時將裡麵不認識的字用筆進行記錄,方便以後查驗記住這些字。
尤其試卷上的文字都是軟筆字體,他用蘸水筆書寫的字怎麼看都沒有筆鋒。沒辦法,他隻能一筆一畫地使用仿宋體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