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打贏了,賞錢歸你們所有,到時候大口吃肉喝酒。”
大紀軍隊,每次殺敵都有獎賞和記錄功勞,相對於其他苛政來說,算是比較人性化的。不管是平民還是官軍,隻要殺敵梟首,送到官坊,都會有軍功在冊。
而且這些屯兵的功勞可以代代相傳。
積攢了一定的功勞後,可換取功名,回到內城生活。
但這絕非易事,比如北狄人,殺了之後,即便不割頭,也要割下右耳及上麵的銅環,方能算數。
有了這個習慣,每年的年底很多人就會用麵食捏成耳朵一樣的食物,彰顯自己曾經的功績。
“上麵的躲好了,彆讓人冷箭射下來了!”
林鵬開始屏氣凝神,盯著前來的北狄人,麵色微微緊繃,還不忘叮囑箭樓裡的人。
每兩個人有一塊門板,當作盾牌。北狄人的箭在馬的慣性下可以射出一百多步,射完後就揮刀開始組織進攻。
箭羽如一陣風般飛進來,釘在物品上發出嘭嘭嘭的聲響。其中有支箭射在林鵬身邊,箭羽落地時發出嗡鳴的震動聲。
騎兵射完箭就開始散開前行,後麵會再射出一輪。
就這樣一連幾輪射出,距離基本上正好是大於我們這邊三四十步的距離,足以對我們進行壓製。
也就不足十息,而這十息馬匹就能衝到最近的距離,讓你再無法進行射擊。
“北狄人差不多了,準備反擊!”林鵬被箭矢壓製著,艱難地開口說話:“不能讓他們靠近,他們會飛爪勾然後直接攀岩進來。”
林鵬憑借著自己在軍隊的經驗,這種事情很多人都不知道,經曆過的人基本上都已不在了。
趙有貴率先從掩體探出腦袋,看到一個人正準備射箭,他就一箭射了過去。
複核曲軸長臂弓的優點是利用杠杆原理,省力且射得遠,缺點是複雜且醜陋。
老獵戶射箭不敢說百發百中,但也是指哪射哪,一箭穿喉射死一個北狄騎兵。
拒馬樁不是開玩笑的,一個人落馬,就能帶倒後一個人摔跤。五十步內連弩是降維打擊,瞬間有三十多北狄人的傷亡出現在草料場的外圍。
趙有貴隻負責射殺較遠位置的狄人。
陷馬坑隻能對剛開始過來的人有效,能阻擋前進的速度,但一旦靠近圍牆,箭矢就失去了作用。
大門經不住幾次撞擊,翻圍欄的人反而容易被射死或捅下去。
草料場大門打開時,衝進來的北狄人約有五十多人。他們原以為裡麵隻有二十多人,結果發現裡麵有一百多人。
雖然裡麵有婦人,但都蒙著麻布,誰知道是男女還是老幼?
林鵬沒有讓人硬戰,而是向後撤退,直接到床弩的後麵,給她們時間換好箭匣。
婦人用腳踩動機關,床弩飛出三十多隻竹製標槍,可惜威力不大,再加上準頭有限,僅射死了兩個狄人,數人受傷而已。
狄人進來的越來越多,五十人基本上都進入了草料場。第二排床弩標槍飛出,又有幾人幾馬被射傷射死。
連弩已經安裝完畢,第三排床弩林鵬沒有讓人發射,而是用弩箭攻擊。八個人的箭匣有 160支箭矢,兩個箭樓的人也進行射擊,餘下的狄人瞬間發現這是一個圈套。
僅有十餘狄國人帶著傷逃出了草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