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感激皇帝,但心裡的某個地方卻有了果郡王的身影。
兩次死裡逃生都是果郡王出手相助,這是天注定的緣分嗎?
甄嬛隻能克製自己的情感,因為皇帝對她很好,她滿眼都是皇帝的寵愛。
皇帝下旨重修碎玉軒,祺貴人與黎答應搬到儲秀宮,甄嬛與眉莊一起住在存菊堂。
連著幾日皇帝待在養心殿,誰也不見。他獨自一人看著年世蘭寫的那封信。字字珠璣,句句帶血。
“三月拾花釀春,六月流螢染夏,十月稻陌拾秋,臘月叢中吻雪。
臣妾陪伴皇上十餘載,滿眼滿心都是皇上。可是自從有了甄嬛,你再不像從前那般待我。
臣妾愚鈍不知道什麼帝王之術,哥哥造反死有餘辜,臣妾被迫參與自知大逆不道。臣妾不求其他,但求皇上能放了臣妾的家人。
我恨甄嬛,所以我要放火燒了碎玉軒。對不起,原諒我的自私。這是臣妾給你寫的最後一封信了。
皇上你害的世蘭好苦啊,世蘭的一顆心終究是錯付了。無論皇上如何待臣妾,臣妾這一生隻愛過皇上。
隻可惜無論我怎麼努力調理身體,吃酸黃瓜,終究沒能給皇上留下子嗣,也是世蘭命苦!
世蘭有二願,一願皇上身體康健,福壽綿長;二願皇上真情永固,愛人相伴。年世蘭絕筆!”
皇帝拿著那封信一連讀了好幾遍,如今放火之人已死,還能追究誰的責任。
年世蘭到死也不知歡宜香的真相,皇帝頹然坐在椅子上。
他的眼前仿佛又回到從前,那年華妃十七歲,明豔活潑,穿著一身紅色旗裝。在一眾人中,皇上一眼就看到了她。
“世蘭,朕對不起你!懷不上孩子不是你的錯,是歡宜香!可到死你還在怪自己,朕為了天下辜負了你!”
皇帝陷入回憶中,這時蘇培盛進來說,“皇上,太後娘娘來了!”
皇帝聞言慌忙起身,穿上靴子去門口迎接,他看見我扶著太後過來,冷著臉問:
“這大冷的天皇額娘怎麼過來?”
皇帝說完瞪了我一眼,太後看在眼裡,歎了口氣道:
“你彆瞪熹妃,是哀家讓她陪著來的。這都多少天了?年世蘭人既然已經死了,她做得那些錯事一筆勾銷。
但日子還要繼續往下過,如今她的屍身還停放在雨花閣,按照什麼樣的規格下葬,你倒是給個旨意。
世蘭那丫頭,哀家瞧著心眼也不太壞,雖然做了這些大逆不道之事,終究在宮裡這十來年。人已經死了,皇帝要傷心,就給她身後哀榮吧!”
太後說著往旁邊的椅子上坐下,她看到炕幾上年世蘭的信。
“熹妃,拿過來讀給哀家聽聽,看看年氏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太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