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儀的所作所為,概括一句話,就是禍從口出!劉封哪裡能想到,就在他下令的當天,楊儀舉辦酒宴,還說出了此等大逆不道的話,這種話在後代都不敢明目張膽的說,更不要說封建時代了,引起劉諶的敏感反應也是
在意料之中。此時他不禁想起那個時代某個因為大放厥詞而被封殺的主持人,雖然性質可能不同,但禍從口出、言多必失卻是古人總結的經驗,做人還是要謹言慎行,尤其是在公共場
合之中。楊儀身上有著文人恃才傲物的通病,自恃其能,又仗著資格老,自從諸葛亮死後更是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說到底還是才無德之人,因為他的性格缺陷,已經威脅到朝堂
內部穩定,就像一顆蛀牙,雖然痛,但一定要拔掉。
後代在蜀漢祠中供奉有十四文臣,甚至雕刻塑像,享受香火之氣,劉封依稀記得有龐統、費禕,更有簡雍、陳震等人,但偏偏沒有楊儀,這也說明了一些問題。
楊儀自以為勞苦功高,就算做出稍微出格一點的事,劉諶也不敢懲治他,劉封更不能得罪他,作為實際的掌權者,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劉封不能讓老臣們寒心。
但他卻想錯了一件事,劉諶年輕氣盛,而且與他太過疏遠,楊儀受劉備重用,與劉禪相處也多,但劉諶出生的時候,楊儀已經被外調,二人幾乎沒有什麼見麵的機會。在劉諶的心目中,楊儀隻是一名老臣,並無其他的感情,加之劉諶剛剛當了皇帝,思維正趨於成熟,心中自然也有遐想,沒想到還未嘗到甜頭,就被楊儀一番攪弄,朝堂
上烏煙瘴氣,劉諶早對他已經不滿了。
再加上剛才鄧芝爆出他的言論,按捺多時的劉諶徹底爆發,絲毫不會顧及任何私情,隻想把楊儀徹底打發走,越遠越好。劉諶的震怒,說明他心中已有了皇權意識,隻是現在還太過稚嫩,處事草率,伴君如伴虎,楊儀說出這等大逆不道的話,無論真假,換成是哪個皇帝,恐怕也不會再用他
了。劉封知道楊儀的官是當到頭了,但充軍發配,還是有些過了,畢竟他知道楊儀的確忠心耿耿,那些話也隻是借住酒興,發泄牢騷,否則一開始便不會斷然拒絕孫權和東吳
細作的蠱惑。
“皇叔,楊禦史大逆不道,該如何處置?”劉封站起來,劉諶也忽然冷靜下來,他深知自己還不能處理朝政之事,便緩緩坐了下去。“楊禦史,你口出狂言,欺君罔上,本該罪無可赦,”劉封離開書案,緩步走下台階,歎了口氣,“但念在你追隨父皇東征西戰,又助丞相北伐遠征,為如今這一片江山立下
汗馬功勞,免去發配之罪,將你貶為庶民,就此回鄉養老吧!”
“陛下,陛下……”楊儀兀自捶打地麵,叩頭不止,這次可的的確確是悔之無及,但知道覆水難收,一切已經成了定局,在劉封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站了起來。
“殿下,是老臣之過,不該置氣,不該如此……”楊儀嘴裡念叨著,淚如雨下,花白的胡須亂成一片,一下子感覺蒼老衰邁了許多。“唉!以公之才,回鄉之後,潛心著述,未嘗不能留名青史,”劉封無奈歎息,先前惱恨楊儀胡攪蠻纏,此時看他悔恨無及,又覺得這個奔波一生的老人也有些可憐,“若是
先生著作有成,太學院,當引為典籍,傳以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