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和張伯樂也算一見如故,在山路上不緊不慢地走著,道路清幽,相談甚歡。
張伯樂是老江湖,做事乾練通透,能從劉封到西涼的消息加上剛才他和班辭的一番對話就能猜到麒麟王的身份,儘顯老江湖的本事。而張伯樂對戰馬的研究,更讓劉封大為欽佩,有這樣的人在軍中,不但能發現被埋沒的良駒,更能讓馬匹各儘其用,雖然不能讓他去訓練騎兵,但時常指導一下各應軍官
,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張伯樂對劉封則更感吃驚,不想名滿天下的麒麟王比傳言中的還要親和,與他交談,如同山澗清流,清冽隨和,絲毫感覺不到任何壓力,更沒有上位者的做派,很符合
他這個江湖人的秉性。一路上,張伯樂挑重點告訴了劉封一些訓馬之法,雖然不一定對付天馬能派上用場,但有些技巧還是讓劉封受益匪淺,真是隔行如隔山,張伯樂人稱西域馬皇,果然絕非
浪得虛名。
張伯樂自幼便是孤兒,養馬為生,浪跡江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伯樂還是他會相馬之後彆人叫起來的,至於張姓,則是教他相馬術的一位異人。因為從小放馬,十歲之時張伯樂被人帶到北地郡的馬場去放牧,在那裡碰到了改變他一生的恩人,教會了相馬、養馬之術,但直到那人死去,張伯樂也隻知道他姓張而已
。說起伯樂和相馬術,劉封慨然道:“昔年周穆王得八駿,皆西戎所產千裡寶馬,設天閒之廄以養之,又設內廄、外廄以養各地進貢之馬。到後來諸侯爭霸,大國稱雄,莫不
興兵耀武,廣選良馬,以服戎事。而相馬大師,此時最為諸侯所敬重,秦能一統天下,伯樂居功至偉。”“伯樂本為天星名,主典天馬,”一說起真正的伯樂,張伯樂雙眼放光,話也多了起來,“隻因孫陽祖師在秦國與諸侯之戰中立下大功,以功績為秦穆公所信賴,封為伯樂將
軍,其善相馬,並寫成《伯樂相馬經》,後世所謂伯樂,便是指孫陽祖師。”劉封微微點頭,張伯樂將孫陽稱為祖師,看來是被所有相馬者所尊,這和天下工匠尊魯班為祖師是一個道理,魯班、墨子等列入諸子百家,不知道相馬術是否列在此類之
中。
中學時候劉封便學了一篇伯樂相馬的故事,後來韓愈《師說》更讓伯樂為天下人所熟知,伯樂更成為善於發現、選拔、使用出色人才者。
關於真正伯樂的事跡,劉封也查閱過一些,孫陽少有大誌,在原本的國家並不如意,便離開故土,曆經諸國,最後西出潼關,到達秦國。當時秦國和西周類似,也是以畜牧業為主,多養牛馬,軍事之上,尤以騎兵為盛,故對相馬、養馬十分重視,孫陽憑借自己的本事得到秦穆公器重,不但相馬、薦馬,還
隨軍征戰南北,立下了汗馬功勞,因人稱其為伯樂,便封為“伯樂將軍”,可謂實至名歸。
思索之餘,卻聽張伯樂歎道:“隻可惜《伯樂相馬經》不知流傳何處,若有此書,必為無價之寶呀!”
劉封笑道:“禦馬若是對此物感興趣,本王倒可托人打探,說不定能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