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1章 河北動蕩(1 / 2)

.,

漢中興三年、魏正始八年四月,魏國在失去中原,退守河北之後,重新起用老將司馬懿,素整朝綱,改元武興,取武帝曹操開創大業之意。

司馬懿宛如魏國的架海金梁,擎天之柱,讓朝堂上下暫時穩定,民心也暫時安定,朝野八成以上的人還是相信司馬懿能夠力挽狂瀾,匡扶大魏。

就在朝政漸趨安穩,百姓惶恐觀望的時候,忽然一件消息如同春分一般席卷河北大地,不過這春分卻無溫和之意,反而如同刀刃寒霜一般,令萬民震驚。

二月初,司馬懿調幽州刺史王雄、征北將軍毌丘儉到冀州,朝廷隨即傳令幽州百姓主動南遷到冀州境內,否則一切後果自負。官府清退,讓幽州境內一片混亂,數月之間盜賊四起,燒殺搶掠隨處可見,不肯背井離鄉的百姓們自發組成民團,與惡賊相抗,幽州境內哀鴻遍野,卻也換不來朝廷的保

護。就在幽州百姓惶恐不知所措的時候,鮮卑軍從居庸關殺進幽州,並揚言魏國將幽州割讓於他們,胡人比之那些盜賊更加恐怖,他們全副武裝,如同餓狼過境,已經不是那

些普通百姓能夠抵擋的了。直到此時,幽州百姓才明白朝廷為何要遷徙,原來他們已經放棄了幽州,竟不管千萬百姓的生死,胡人入境,他們不得不向冀州奔逃,偕老婦幼,一路上又不知死傷多少

人。

幽州的動亂,在鮮卑軍大舉進入之後,隨著流民湧入冀州,消息很快便散播開來,魏國上下又一片惶恐,百姓們更是憤恨不已,一片罵聲。當年秦始皇修築長城,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取"徙居庸徒"之意,命名為居庸關,雖然當年秦政修長城讓舉國上下不得安寧,但這萬裡長城卻成了千

秋萬代保衛中原安穩的一道屏障,功不在當代,卻利在千秋。自長城修建之後,曆朝曆代不知擋住多少胡人南下的腳步,漢代時又先後修築長城,居庸關城已頗具規模,東漢時期,更始帝派使者入上穀,耿況迎之於居庸關,建武十

五年,以匈奴犯塞,遷代郡、上穀郡民於居庸關以東,成為幽州北麵的門戶。

元初年間,此時匈奴已沒落,強大的鮮卑犯塞,屢寇上穀,但都被擋在居庸關之外,建光初年,鮮卑軍複寇居庸關,都被頑強的守軍擋在關外。後來劉虞任幽州牧,因幽州為窮州,需要青、冀兩州補貼錢糧,但因戰亂而無法調度,劉虞在幽州安撫邊民,勸導百姓種田,開放上穀市場與胡人交易,令百餘萬青州、

徐州人流亡至此,安居樂業。

當時劉虞開設胡市,也是以居庸關為支點,此地為幽州百姓進出要道,出關即可進入胡市與外族交易,而胡人卻不能踏入居庸關半步。

居庸關之於幽州,如同雁門關之於並州一般,是幽州的門戶,更是北方的一道屏障,一旦被外族破關,幽州百姓將麵臨滅頂之災,甚至還會威脅到河北的安危。當年外族屢寇邊境,還從未有人踏入過居庸關以東的內鏡,即便當年強大的烏桓,也隻是入寇右北平一帶,依然跨不過居庸關,現在忽然打開門戶,放胡人入關,簡直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