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領著寶釵又逛了彆處,見寶釵色看起來如常,又更加肯定了幾分,當下也要看她有沒有這個造化了。元春早就私下打探過,太子對女偏好,大約就會更喜歡寶釵這樣的女子,故而設法一試。
隻是如今還是要看太子殿下的意思,畢竟宮中最不缺的就是女。
“今日之事,你歸家之後,誰也不能說,這等的風聲,不該由榮國府裡傳出來,我也不知你造化如何,且看天命吧!”元春送寶釵之時,背過身去小聲囑咐了幾句,寶釵順從的點點頭。
元春看著寶釵出了鳳藻宮門,倒是自己呆立的許久,榮國府早前肖想過自己與林探花的婚事也就罷了,將她送進宮後,當下又想過寶玉和黛玉。
可林如海,林大人這般的人家,又怎麼看得上一事無成的寶玉,若寶玉有個當年林瑾的本事,那還差不多?元春自是偏愛自家兄弟的,但她在宮中浮沉這麼些年,深知有些東西,要不得,也要不起。
而當下最適合的莫過於寶釵,但元春卻與家中有了不同想法,將寶釵這等資質的配給寶玉,倒是不如送進宮中一搏。當下賈府裡銀兩已是有些支持不住,賈元春在宮中又是處處都要用錢。
為今之計,若是薛寶釵也能進了宮,將來自己有一分助力不說,薛家與她綁在一處,起碼也會出些銀子。
寶釵如何入宮的,便又如何出宮去,走在出宮的巷道上,她早已心亂成一團麻,麵上卻也是半點看不出。
“姑娘,還請回避。”這次領著寶釵出宮的卻是一個上了年歲的嬤嬤,便是那等過了二十五也不願出宮,預備在宮中終老的人。
寶釵有樣學樣,便也隨著這嬤嬤退到一旁,垂首立著。
這般情況,必定是有貴人路過,元春帶著她的時候,倒是沒遇到什麼人,況且當下元春的位份,也不至於如寶釵這等民女,需要小心回避。
可有時你自己回避了卻也是避不過去的,寶釵垂首,隻見眼前出現了一雙並不怎麼乾淨,甚至沾了幾分泥汙的桃色繡鞋,鞋上綴著的珍珠還少了一顆。
“這是哪家的姐姐,長得真是標誌?”那人說到,聽著便是個鮮活的姑娘。
“回稟公主,這是元妃娘娘的表親,姓薛。”那嬤嬤答到。
那位公主沒有叫寶釵抬頭,寶釵也隻能低著頭,也不敢亂看,隻是聽著這公主似是換了口氣,也沒有早前那般歡快了。
“薛家……可是早前撞了我小叔叔馬車的那一家?”公主又問。
寶釵察覺這嬤嬤有些忐忑的看了看遠處,才答到。
“正是。”
隻聽那公主又客客氣氣道,“即是如此,天色也不早,嬤嬤還是早些送薛家姑娘出宮去吧!便不打擾您了。”
那公主說完,便也不等二人行禮,自己一溜煙跑開了。
送走了這一尊大佛,嬤嬤也鬆了一口氣,見寶釵沒那麼小家子氣,也多說了兩句。
“這是聖上疼愛的怡和公主,性情像是男兒般跳脫,姑娘莫怕,公主最是心善,一般不與人為難的。”
寶釵點點頭,看著怡和公主離去的方向,小公主穿著一身粉色衫,便走還一邊歪著頭與旁邊一身著天青衫子的男子說話,一時間不由得呆了。
此刻那嬤嬤才支支吾吾道,“這一位便是小殿下,咱們在宮中還是少提他。”
“知道了。”寶釵收斂了心,恭順的跟著嬤嬤繼續往前走,辭彆之時自是沒有吝嗇,倒是給這宮裡混了許多年的嬤嬤留了個好印象。
怡和公主與敬王世一道往皇後娘娘的風儀宮去,才又見了個美人,怡和公主便忍不住問自己這小叔叔道。
“方才那姑娘長得可真是不錯,小叔叔,你說是這個撞了你車子的薛家姑娘好看,還是林家的妹妹好看?”
此問倒是將世問住了,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冷淡,“我並未瞧見薛家的姑娘長什麼樣子。”
李平沒有說謊,他目不斜視,隻知那裡有個姑娘而已,並沒有像是怡和那樣湊到人家跟前去看相貌。
“這麼漂亮一個美人,小叔叔你竟然都不曾看一眼,早前人家不是還撞壞了你的馬車?”
怡和難以置信,她總覺得自己這叔叔應當像是那些戲文裡一般,機緣巧合與美貌的姑娘相識,然後情愫暗生才是。
可是怡和公主仍舊不死心,又死皮賴臉,開始刨根問底。
“小叔叔即是沒看那一個,總也見過林家妹妹,你說,林家妹妹長得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