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焦心(1 / 2)

第一百二十章、焦心

平兒見這幾人磕頭磕得腦袋都腫起了大包, 險些將尿都嚇出來的模樣,再看鳳姐,麵色更是一道青, 一道白。恐鳳姐氣急將這些人狠狠收拾了, 又落一層埋怨,更知鳳姐這性子,怕是越罵越急。

便趁著鳳姐還氣得未曾言語的情況下, 厲聲對幾人道。

“感情你們這些人奶奶是發落不得的,自己找三姑娘領罰去!”

早前鳳姐小月的時候,探春理過家事, 如今鳳姐時常身子不濟, 也多是探春李紈管著。若是遇到了這等事, 探春的懲處並不比鳳姐溫和,奈何這些下人們多是更恨鳳姐一些。

至於探春雖討不了好,但是終歸是榮國府裡的姑娘,在下人看來, 還未出閣便算是自家人, 因此嘴下留情一點。

平兒見鳳姐氣得不輕。好勸歹勸才將她扶回了院子。鳳姐進了屋中也不說話, 隻默默躺著流了好一會兒的眼淚。

這倒是將平兒急的不行,鳳姐哪裡是肯吃虧的人,要是早前遇到這樣的事, 早大吵大嚷, 要人給自己做主了,可見當下是真的傷心狠了。

好在王熙鳳素來要強, 哭了一會兒又回轉過性子,坐起來與平兒道。“枉費我為著這家裡白費這些年的心,到頭來隨便什麼人都可以來踩上幾腳。”

“奶奶也彆惱, 有多少銀子辦多少事就成,將來還不知誰在哪兒呢?”平兒叫人端了水進來,親自服侍鳳姐洗臉。

“我惱些什麼?”

王熙鳳擦了把臉,冷笑道。

“要我說這老太太要是夠聰明,就該把寶玉早早配了林姑娘,指著林姑娘的嫁妝,怕是能養全家老少好些年。”

“奶奶何必說這氣話。”平兒將鳳姐的金鐲子收好,用帕子包了放在一邊。

鳳姐又道。“你以為我說的是氣話?一會兒你們爺回來了你去問問,咱們姑媽家才是富得流油,隻有咱們家的大爺們,就是沒了油,也要割了自己的血去!”

平兒自然曉得,家中幾個爺,變了法子的來要銀子,就說賈璉,見了三分的銀兩,恨不得刮走七分去,爺們在外麵花錢的地方多得多,才不會顧及多少家業艱難。

平兒也點頭。“林家自然是有的,若是咱們府上真到了救急的時期,姑奶奶也不會半點不給的,當初她出嫁時,老太太可是陪了不少嫁妝。”

賈敏是拿了賈府的嫁妝,但那是國公還在時,給女兒置辦的家業,誰家有臉麵去找女兒要嫁妝來補貼家用的。說話見有廚房送了東西來,鳳姐這才沒有答話,叫人將吃的擺上來。

是鳳姐素日最喜的牛乳粳米粥並幾碟子清爽小菜,擺弄好了吃的,待人走得隻剩主仆二人,鳳姐才又開口道。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若林家不給,咱們府上又哪裡有臉麵去要,你難不成還沒瞧出來,若是姑媽當真有情分,就該將元丫頭配了探花老爺才是。早前那林姑娘避著寶玉,跟個瘟神似的。”

“奶奶用點吧!”

平兒將一碗粥遞給鳳姐,鳳姐接了過去,又道。

“若我說,且看好了老太太那裡是正經,她老人家東西多,卻不知會給咱們幾樣,多半怕是寶玉的。”

“如今隻是不知老太太想給寶玉定個什麼樣的人家,將來……”平兒自己也端了一碗,夾了一塊雞丁,也說到。

鳳姐幽幽笑道。“最好定個能管事的,反正我如今病一陣好一陣的,將來就叫寶二奶奶管事去!我那嬸娘總是會拿出錢,填補這攤子的。”

平兒知道鳳姐的逞強好管事,當下雖是這麼說,若真是遇到個能管事的寶二奶奶,恐怕將來卻舍不得放手了。

早前願意叫探春和李紈管著家,不過是三姑娘終歸是要嫁出去,而李紈又是寡居,將來鳳姐好了,管家的事總是要拿回來的。

平兒悶悶的不說話,卻又聽鳳姐說到。

“依著我瞧著,倒是不如趁著會試,給三姑娘物色一個能讀書的,將來或許還指望得上。”

可是當下這府裡哪裡會願意找能讀書的,平兒雖是個丫鬟,但是風姐四個陪房當下就隻留下來她,能在家中主子跟前都有點顏麵,必然有她的聰慧之處。

平兒雖沒有讀書也不怎麼識字,但是最知家中銀錢之艱難,就說戲文上講的,這些讀書人多是寒門子弟,沒有幾個銀錢,若是要發跡恐怕也得等好幾年。

就說林家的姑父,早前也是做了幾年縣令的,如今的榮國府要的是大宗銀兩,哪裡會舍得將三姑娘嫁一個沒有錢的?

而那家中有些權勢,又能讀書的,諸如當年的林小探花,那更是要看女方門第,輪不到自家。當下京中兩家門第差得最多的便是廣安侯家那一門親事。女方家也是正經的驃騎將軍,不是捐來的官職。

然而寶玉要定誰,三姑娘要嫁誰,並不是平兒這等人能管的事,故而有一肚子的想法,平兒也隻得憋著,隻默默的用完了一碗粥,見鳳姐歇了,收拾了殘局。

過了年之後,若是依著往年的舊例本來應該是各家嫁娶紅事最多的日子,可因為今年有春試,嫁娶之事反而少了,畢竟有好些人家等著榜下捉婿,不急於一時。

若說鳳姐這邊,正頭疼各家的禮該如何湊出來。好在那事賈家的老太太知道委屈了鳳姐,要探春將那幾人重重罰了,還賞了鳳姐幾樣稀罕玩意兒。可惜這些東西吃不得用不得更賣不得。鳳姐便將它們收了,預備將來給巧姐做嫁妝。

會試之時,本就是京中三年一度最熱鬨的時候,國子監裡林瑾也比往日要忙些,這幾日各方學子都來了,多有文會。

林家雖然離開姑蘇多年,但是依舊十分享有聲望,但凡會試,姑蘇要去趕考的學子可搭乘林家的北上的商船往京中來,倒是省了好大一筆路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