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從被恐虐賜福開始》全本免費閱讀
李秦武到達鐵路時,時間已經來到下午5點,此處南邊50公裡便是沈洋城,到時候動手炸火車,鬼子想要派兵來增援隻可能通過飛機和火車運兵,火車從沈洋北上至少需要半個多小時,飛機做好準備從機場飛過來的時間也快不了多少,因此李秦武把戰鬥時間定為10分鐘,打掃戰場時間10分鐘,超過這個時間不管有多少戰力品沒拿都必須趕快撤離。
找到鐵路後,李秦武和零號順著鐵路又往北走了5公裡尋找適合的伏擊地點,最後找到一處軌道轉彎地,火車在經過這種軌道轉彎地時會放慢速度,不然有可能脫軌,對方隻要放慢速度,己方的容錯率就會大大變高,於是李秦武就選擇在此處布置陣地。
他跑上鐵軌,將改裝好的山炮炮彈布設於鐵軌中,再用鋪設鐵路的石子蓋好隱蔽。
亞細亞號的最高時速有85公裡每小時,是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火車之一,正常狀態一般在火車頭後拉6個載客車廂,每個車廂可以搭乘70人,但這是出於乘坐舒適性的搭載狀態,軍用時車廂至少能塞110人。
由於李秦武想一次性把6節車廂內的鬼子全送上天,他一次在鐵軌上布設了20發改裝的四一式山炮炮彈,五米放一發,能夠覆蓋100米的距離,全部引爆能把兩個鬼子中隊送上天。
另外這時候的火車可是國家重器,炸毀火車絕對能讓小鬼子心疼到吐血!
布置好炸彈他開始拉線,這電線是引爆炸藥的關鍵,李秦武不敢馬虎,小心翼翼的用電線鏈接每一個炮彈,將線從鐵軌下方穿過,然後一路拉一路挖坑將其填埋,一直將電線拉到300米處的陣地上。
陣地選在一排白樺樹下,沈洋城附近全是一望無際的大塊農田,如果沒有樹木遮擋,風的肆虐會很嚴重,所以政府要求在農田邊人工種上大量白樺樹,這些用來抵抗強風的白樺樹現在成了李秦武為數不多的隱蔽物。
零號此時已經在地上挖出一個大坑,它的車體就停在大坑裡,李秦武把起爆線拉過來後將四一式山炮取出拍到大坑裡,隻將炮管露出大坑,沒了炮盾的山炮本就不容易被發現,現在大炮的炮座在坑裡,來往的非目標火車幾乎無法看到這裡有一個炮兵陣地。
固定好火炮後,李秦武拿出一個炮彈箱,打開取出炮彈,在頂部旋入引信塞入炮膛,其他炮彈也如此處理放在一邊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