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父,糧草消耗巨大。按一人一日一升五算,二百人一日就消耗三石,兩萬人一日三百石。這還不算將官的標準,也不算運糧路上的消耗,……”劉孤帆眼見著糧食一日比一日下的快,“二龍山寨後山可以開些耕地出來,秋季倒是可以收些穀子玉米。”
“為今之計,也隻有多開墾耕地了。”二龍山寨人員還在山上,其他地方,特彆是涼州城軍墾一家,戰時打仗,閒時務農,“恐怕是人手不夠。”
4
“祖父書房有一本書,記載了一種作物,叫做土芋,又名土豆,產量極高。”金玉就盼著他們說種地,“而且抗饑,入口還綿軟。”想到了前世的各種土豆做法,唾液分泌得都多了起來,“聽說南明有此物,我們種些可好?”
“又瞎說了。南明與河西氣候天差地彆,在那邊可種,我們這裡未必可行。”金世順速來知道金玉喜歡看一些奇奇怪怪的書籍,父親書房倒是存了不少這類書籍。不過種些產量高的作物,倒是可行。
“義父,土豆這種作物,我也聽人說起過,不但綿軟可口,而且易於種植,不挑土地。若種的好,是玉米的兩倍還多!”劉孤帆小小年紀遍走南北,通過他的嘴說出來更有說服力,金玉一提土豆,他便心領神會,立即響應。
果然引起了金世順的興趣:“哦,若是能找到那土芋的種子,豈不解決大問題。”
“南明有土豆,隻是種植的人比較少。”金玉確實在金瑞彪的書房見過,當時還想著等長大一些,一定去把土豆找來種一點兒,開啟土豆宴,“土豆麵有孔眼,可發芽。取其生芽塊栽入土中,即可長出土豆。”
“三舅,三舅好。”三人說地投入,身後來了人也未注意,唐沐、唐池、唐治小兄弟三人施禮問好。
“劉大哥好!”又依次給劉孤帆行禮。
“你三人如何上山來了,前麵戰事如何?”金世順看到三個孩子不僅感歎,當年一群奶娃娃,如今已是保家衛國的少年郎。
“剛打退一場,在休整。”唐沐抱拳說道。他比唐河小兩歲,三人中最大,唐治最小,與唐池同年。
金世順點點頭,眼前便到了聚義廳,招呼孩子們進去。
唐池悄悄移到金玉身後:“你們適才談論何物?好吃嗎?”金玉好吃,唐池跟著她吃過不少好東西。
金玉想翻白眼,吃貨唐池,小時候是個小胖子,長大了還想當大胖子不成!我可不想陪著你一起胖了。
5
金玉像變戲法一樣,拿出了金瑞彪收藏的《南明遊錄》。金世順越看眼睛越亮,臉上帶了激動的神色,隨即又發現,書裡並未說明適於何地種植,皺眉凝思時,劉孤帆接過書看。
南明真有土豆!劉孤帆興奮地掃了金玉一眼。
“義父,此物值得種植!”劉孤帆決定,去趟南明,尋找土豆,“我們先尋些回來,試著種植一下。若真如書中所言,綿軟易食抗饑,又產量極高,河西地區便不缺糧了。”
“值得一試。”金世順沉吟良久,最終拍板。
“如此,我便走一趟。”好久沒有出門,劉孤帆摩拳擦掌,“去南明,少則兩月,多則三月。若順利找到土豆,節氣還趕得上,今年便可種下。”
“我也去。”金玉嘗試爭取一下,立即被金世順瞪了一眼,說正事呢,你莫搗亂。
“孤帆,你去一趟,再合適不過。”金世順越看義子越喜歡,“再帶兩個人,給你做幫手。”
“也好,人我自己有,義父不必擔心。山上的事交給熊忠,明日一早我便啟程。”劉孤帆也是急性子,說走就走。
事情說定後,金世順帶著金玉回家,唐家小哥三也回了前麵營地。
步衣在院子門口走來走去,不時朝外張望。
金玉一現身,步衣扶著金玉往裡疾走:“三少夫人尋了小姐兩次了,快些吧。”
“著什麼急,讓我喘口氣,喝兩口水也好啊。”金世順已經回房,金玉根本不當回事。爹爹瞞天過海的本事,非比尋常。
金玉磨磨蹭蹭換了衣服,喝了兩口水,又吃了一塊點心,這才往父母院裡去。
院子裡靜悄悄的,一個人也沒看到。事情有些不對,父親沒進後宅?母親又去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