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熟人(1 / 2)

金玉傳奇 秋雁 6099 字 8個月前

1

蜀地成都並非金玉和劉孤帆熟悉的成都,但一點兒不影響它的繁華,吃食上亦是十分有特色。還未進城,已經被城外流動的小吃絆住了腳步。唐池手裡糖葫蘆拿了三四種,還在到處張望,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金玉也在吃,不過文雅一點,吃完了就去唐池手裡扒拉扒拉,看看他又買了什麼東西。劉孤帆和武城看得直搖頭,還真是兩個孩子。

城門口有兵丁把守,看上去並不嚴格,隻是象征性地盤查,看麵相凶惡或者行為古怪、異常的人才會要求出示身份證件。四人往前走著,唐池被金玉捅了腰,收斂不少,讓人看著就是個好吃的小胖子,劉孤帆適時再說兩句蜀地方言,四個人表現得親熱一些,看著就是哥哥帶弟弟出來見世麵,很順利地進了成都。

城裡的街道十分古樸,青磚綠瓦,柳樹已經冒了嫩芽,顯得生氣勃勃。相較於城外更加得熱鬨。四個人找了一處位置相對寬闊的酒樓,馬交給店小二,上了二樓臨街的包間。

從樓上望下去,街道不寬,但足夠兩輛馬車通過,做小買賣的喊叫聲此起彼伏,帶著蜀中特有的軟糯味道,讓人心安。金玉就不明白蜀王了,蜀地一待,多安逸的所在。你又跟皇帝一家子,誰也不能把你如何,何必那麼貪心,想不開要造反!

劉孤帆跟店小二閒聊了幾句,順便點了這家店的特色菜係,居然沒有被發現是外地人,金玉給劉孤帆點了個讚,真有語言天賦。前些日子在零當部落把羌人的日常對話也學了個差不多,要再住下去,估計可以跟燒當做好兄弟了。

菜上了滿滿一桌子,雖然此時此地還沒有辣椒,但菜的賣相也十分不錯,令人食欲大動,尤其那盤魚,帶點甜又有些麻,還微微帶點辣,金玉吃得非常滿足。畢竟是女孩子,又吃了一路零食小吃,很快便飽了。坐到窗邊看風景,等其他三人吃完。

街上有小乞丐在行乞,來來回回沒有一個人看他,小乞丐苦著臉,抬頭望天,一眼瞟到了正看著他的金玉,憨憨地笑笑,繼續張望。金玉生了憐憫之心,返回身拿了桌上的兩個包子用油紙包好,照著小乞丐扔下去,剛好落在他的腳邊,同時落下的還有兩枚銅錢。

小乞丐迅速地拾了銅錢,打開油紙包看了看,又包好,朝金玉鞠了個躬,轉身消失在人流中。

2

再沒什麼趣事,金玉百無聊賴,在窗邊溜達。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轉眼三匹馬並排行進,到了近前。街邊的商販躲閃不及,攤子被掀翻,東西散落一地。馬上的人還在揮動鞭子,揚長而去。

“何人如此猖狂?”武城嘴裡還塞著東西,探了身子出來張望,“糟蹋多少東西!”

剛好店小二上來添茶,大概聽到了武城的外地口音:“客官莫要大聲說,當心人聽去了撒。”看著劉孤帆,勸勸你朋友,不要惹事。

劉孤帆喊回了武城和金玉,悄悄把一錠銀子塞給店小二:“小二哥,我等初來乍到,還請多多指教!”看看窗外,“可否講講……”

這麼大方的主顧,店小二樂得見牙不見眼。提到外麵的事,店小二看了看周遭,把包間門掩上,神神秘秘開始絮叨。

剛剛過去的是蜀王世子和蜀王妃的侄兒,也就是巴蜀太守李季冰的兩個兒子。蜀王妃已經過世,世子便常常在太守府中玩耍,與他的表兄弟感情甚好。蜀王介於王妃過世,對兒子多有虧欠,所以兒子做什麼便是什麼,一向嬌慣。城中的百姓哪有不知道的,所以對這三位小爺是敢怒不敢言,遇上了算自個倒黴。

自從蜀王自立為王,便開始明目張膽地擴充兵馬,準備打仗。三位小爺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脈,非要進軍營一起操練,每日從這條街一早一晚過兩次。今日不知為何午時回來,商販們沒有準備,才弄得人仰馬翻,一地雞毛。

“可憐了百姓,掙兩個錢不容易。官府還提高兩成賦稅,本來好好的日子,要被打仗毀了。”店小二歎口氣,發現茶水涼了,下樓去換,並囑咐幾人千萬不要說出去,若隻是路過,還是早早走了得好。

3

蜀王真是在厲兵秣馬,看來不久必有一戰。隻是他會兵發何處?金玉心裡慌慌的,總感覺自己就是被狼盯著的一塊肉,隨時有被吞吃入腹的可能。

心裡埋怨算卦的老神棍,害人匪淺!其實也不能怨人家,主要是散布謠言的人,可恨!跟金家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恨?!讓我逮著你,非碎屍萬段不可!

金玉在這邊發狠,那邊三人吃完了飯。四人一合計,安全起見,還是出城的好。畢竟這種時候,外鄉人容易引起注意,客棧一定也盤查的比較嚴格。城外找個農家也是一樣的住,有情況隨時都可以走。

因為飯菜美味,大家吃得有點兒多,幾個人牽著馬,溜溜達達往前走。

前麵馬蹄聲急急響起,那三位小爺去而複返。剛好旁邊有處空地,四人讓在旁邊,等他們過去再往前走。

沒想到,對方“籲”聲響起,停在金玉麵前,最前麵的人用馬鞭一指,喊她過去。

金玉看了一眼,三個毛孩子,十一二歲的樣子,譜擺的挺大,指她的那個瞪眼看著金玉,等她上前回話。

為了出門方便,金玉穿的男裝。大概是她比較瘦小,好欺負?唐池走過來,被金玉攔住,還是少惹些事。

“公子喚我?”金玉施了一禮,笑嗬嗬問道。

“當然是喊你了。”後麵的小孩開了口,“知道他是誰嗎?”

金玉搖頭。

“蜀王世子。”對方傲慢地答,“看你們是外鄉來的,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世子爺看上你的馬了,說吧,多少錢可以給我們?”

原來是看上了自己的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